影视字幕翻译与动态对等理论
影视作为文艺作品,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可以认定影视字幕翻译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影视字幕翻译与动态对等理论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动态对等理论
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作为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在翻译界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它的原则是,译者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文本进行逐字的翻译,而是对文本的意义进行转换,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最自然最贴近原文的语义。作为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奈达在其广泛的翻译着作中探讨了翻译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他看来,翻译是目标语言对源语言结构的重新构造,而这个重新建构又涉及双方的形式和意义。奈达对翻译理论最标准化的界定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贡献是他的“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理论,该理论与“形式对应”(FormalCorrespon-dence)理论(Nida,1993:123-24)相对立。奈达认为“动态对等”是同源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最自然的对等语,而“形式对等”却歪曲了源语言的信息(NidaandTaber,1982:202-203)。他指出,翻译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不能以词汇意义、语法和修辞手法的比较来判断,最重要的是读者正确地理解和欣赏译文的程度(Nida,1993:116)。
在奈达与查尔斯·泰伯合着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1)上下文的一致性优先于词语一致性;(2)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3)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于书面形式;(4)听众或读者的需要应优先于传统的语言形式(NidaandTaber,1982:14)。
根据奈达的理论,在对源语言的信息翻译中,目标语言应当体现出“最自然的对等语”,首先是在意义上,其次是在风格上。关于“自然”,他的.意思是无论是在形式上或是在意义上,对等语都不应该显得“洋化”.意义和形式上的对等不应总被保留,因此,必须舍弃其中的一项,意义必须优先于文体形式(Nida,1993:33)。
二、影视字幕翻译现状
如今,随着中西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视听媒介的快速发展,译制片的观众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阅读文本翻译的读者。然而,影视字幕翻译的地位却远远低于文学、政治、经济、科技等类型翻译的地位,同时也不受翻译界的重视,更是没有形成一种正统的翻译类型。
三、影视字幕翻译的特征
影视作为文艺作品,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可以认定影视字幕翻译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然而,与有着广泛翻译理论的文学翻译相比,影视字幕翻译又有着其独有的特性。与阅读文本翻译这种单一的视觉经验不同,影视作品是一门有声有色的艺术,它不仅能给观众带来对场景、动作、角色表情等的视觉体验,还包含剧中人的说话声、背景音乐、旁白。
这就使得译者不仅要对台词文本进行还原,同时还要与剧中人的口吻、情绪、动作保持一致。奈达的翻译理论特别强调“听众或读者的需要”的问题,因此,单纯对台词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不考虑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情绪的变化、一句特有的语言环境的话,那么翻译出来的字幕必然不符合原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和内涵,从而就“扭曲了源语言的信息”.除以上特点外,字幕翻译还具有综合性、通俗性、无主性的特征(钱绍昌,2000)。
首先,综合性是指字幕的翻译者不仅要确保翻译的目标语相对源语言的正确、可读性等特征,还要保证字幕的出现与影视剧角色的肢体语言、剧中的特定环境有高度的融合性和一致性,简单地说,字幕的译者为影视剧所配的字幕要做综合和统筹性的考虑,而这些都使得译者在做字幕翻译时运用更复杂的标准。
其次,通俗性是指影视作品作为面向普通大众的一门艺术,没有一定的观赏门槛。而欣赏文学作品则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简单地说,大众影视作品没有观赏限制,它是面对不同年纪、不同文化修养的人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字幕的翻译就不能太过于优雅、高深、隐晦。
最后,无主性是指当剧中人物的台词涉及深厚的文化背景或是双关语时,字幕的译者不能像文学翻译一样加注释。比如,当剧中人说出的台词是有关某种宗教内涵时,中国的观众由于对宗教的生疏,就很难理解其含义,这就给字幕的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