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也许正是由于“形式”可以作为“意味”的载体,从此以后,人类在物的基础上进行“饰”的再创造就从未停止过步伐。就这样人类带着对美的追求继续前行,经过狰狞神秘的青铜时代,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诗句)的封建社会。由于世俗阶层逐渐变得富有,对“装饰”生活的需求,对美的人生的向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悄悄进入民间,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细节,人们在创造任何一个实用或非实用的物件时,都会融入自身的审美愿望,有时甚至为了这一愿望而不惜牺牲一部分的实用功能。也许正是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愿望,生活才得以脱离纯动物化的求生本能,使我们的文化具有超越于其上的形而上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依然遵循着这些源于祖先的审美愿望,我们的行为依然遵循着“将臭腐复化为神奇”(《庄子.知北游》)的审美法则。
三、装饰画的传承价值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历经战乱与重大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在工艺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装饰绘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课时比例极大的课程,老一辈的工艺美术教育家甚至一生都在进行装饰画的练习与创作。前辈们何以如此重视装饰画教学及自身的装饰绘画修养,大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
1.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设计学科对装饰绘画的艺术依赖:设计学是以创造实用器物并使之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学科,其专业教学皆以传授工程设计及器物制作技艺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学习装饰绘画不仅能从装饰图形及色彩中传承其文化价值,提高艺术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装饰绘画练习对于提高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2.装饰画的审美功能及表现方法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前苏联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说:“艺术之所以能在审美上有所发现,是因为他再现社会联系人的关系的某种体系中的现象...即形成或补充它的审美价值的意义。”正是出于对自身审美价值意义的追求,在艺术的发展史上,以“饰”作为基本要求的装饰画,走上了一条既非主流意义上的绘画,又非主流意义上的的设计的独特道路。然而他却因拥有超越“主流”的受众群体与创作群体,而深深根植于民间。于是“业余”成为装饰艺术家的代名词。
2.1也正是由于“业余”使装饰画呈现出:自由的超越时空的空间布局;既源于传承又依托于自身的观察体验;不拘泥于准确形似又有别于传统文人画,自成一体的以形写神的造型法则;将色彩象征意义,抒情本能与“随类赋彩”自由结合的用色理念。这些艺术特征,构成了装饰绘画自由、抒情的既浪漫又传承载着人伦次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朴素理想,所以装饰画所表现的世界是普通人的“理想国”这大概就是无论世界怎么变,而装饰画得基本理念始终未变的原因吧!在当下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是: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这当然是必须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如果我们不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的我们就会被淘汰,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何为新,如何新,艺术非科学,不能简单的认为第四代手机一定优于前三代手机。
2.2艺术是早已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基于普世价值观的审美愿望。苏珊.朗格认为:“语言诸成分一旦被接受下来,作为句子的含义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装饰画的语言成分(表现方法)及其作为包涵着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句子的含义,千百年来从未间断,一直显示在先人们所创造的那些带着朴素审美愿望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里。身体需要物质,而灵魂更依赖精神,尤其是在社会高度物化的当下,我们更没有理由拒绝单纯与崇高。这大概才是二十世纪初毕加索,梵高,高更他们放弃绘画对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光学的科学性追求而转向学习民间装饰绘画的原因吧。有趣的是,他们那些带着浓厚装饰趣味的画风,后来成了世界艺术的典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参考文献:
[1]邓福新.《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3]刘禹锡.《乌衣巷》“飞入寻常百姓家”《唐诗三百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