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务秘书接触的人群远远比二级学院秘书广泛很多,教务秘书不仅仅要面对二级学院秘书、各个系部的一把手,教务处的各个同仁,还要面对全校的不同教职工和在校生。
教务处的各项工作,例如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收集和处理;选课的组织;专业的分流和学籍移动,四、六级考试;实习材料收交归档;毕业生资格审查;毕业生证书发放等各种大小事务,都决定了教务秘书必须面对复杂的人群。
2 教务秘书在信息化下的工作要求
2.1 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教务教学秘书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和掌握教学管理常规工作,明白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要非常熟悉教务处制定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掌握教务工作规范及流程,不断增强教务管理运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具备与所从事教务管理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全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与归纳能力。从管理实践经验来看,计算机和信息化类专业比较适合担任教务秘书。
2.2 教务秘书必须具有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教务秘书自己必须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的信息化工作观念,适应教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必须确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信息化工作理念。必须变革传统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其他行业信息化管理的有益经验,探索基于信息化、现代化条件下的高校教务秘书工作新模式。
教务秘书必须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工作的文档、表格处理,应用网络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这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减轻管理中的部分工作量,为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教务秘书要重视收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信息,例如老师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的感受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同时,教务秘书要收集其它兄弟院校的信息;例如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及教学管理模式。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教务秘书要及时地整理归纳,然后向教务处领导反馈,以便领导能全面的掌握整个学校的教学现状,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信息化的资料管理和积累,对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探索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务秘书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务秘书不能仅仅满足于打印文件、查询成绩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应该会运用现代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回答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咨询,网上办公等计算机应用技能。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学技术的网络化已成为必然。因此,为了保障教育教学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要求教务秘书能娴熟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为教师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教务秘书要抽时间参加必要的计算机类应用技能的培训,加强对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基本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以便于对学生的照片等多媒体类资料的存档和编辑。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保证教学管理系统的畅通,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学习并使用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熟练操作排课系统、学籍与学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命题与考试系统等教学管理系统,提高自动化管理工作中的水平,减少人工管理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达到即时、规范、高效的管理。将教务系统管理员和教务处秘书的职位合二为一,是一种不错的管理尝试,在实际管理中也取得了不错的管理效果。
2.3 教务秘书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教务秘书应该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同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主动的工作,对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能得心应手的组织实施。同时应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尤其是教与学的关系,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应该积极的避免矛盾的激化,作为学校、希部、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争端,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是教务秘书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能力之一。具体表现为要做好教务处与二级学院的协调沟通工作,保证教学任务、考试、调停课、计划和大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教务处内部的协调沟通工作,保证开学初课表的发放,教学任务的下达、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安排,监考的落实以及听取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最后是与其它系部的教学秘书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务处开展工作,并且可以真实的反馈各个系部的教学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必须迅速与相关领导联系,向有关方面反应,及时的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务秘书必需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与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一种稳定默契的关系,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