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插花艺术的审美表征论文

  插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一块瑰宝,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和传承中,经过宗教、民俗的洗练,插花这项民间活动已经上升为一种审美艺术,它所体现出的平衡和谐的形式美、清和雅致的艺术美,以及所涵盖的完整详熟的理论体系著作、人文精神及哲理意趣都足以使其在中国“雅文化”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辉。

插花艺术的审美表征论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插花文化又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朵晶莹的浪花,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插花介入文人生活,并由此渗透到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时,便使其成为了精神文明和情感寄托的有效载体。同时,它与诗词歌赋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厚、意喻深远的文化语言,并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参差之道

  明代袁宏道所著《瓶史·五宜称》中记载:“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若夫枝叶相当,红白相配,此省曹墀下树,墓门华表也。恶得为整齐哉?”作者想要言说表达的不过二字:参差,此乃中国插花的精髓所在,也是人类审美规律的根本。插花最忌平稳死板,应灵动而不失雅致,于变化中求齐整,于齐整中求变化。其实,插花如同作诗,正如宋吕本中在《夏均夫集序》所言的“活法”之说:“……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不背于规矩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 虽然关于如何插花的理论著作如汗牛充栋,但真正插花的要义,却非来自书中,而是从自然中悟得。

  万象缤纷,星棋罗列,这是宇宙的本体形态,也是审美的自然基础,同时也与人们追寻灵动的审美心理意象相契合,这种心理意向体现在插花上,则是 “参差不伦,意态天然”的自然之美。纵观插花艺术史,无不讲求构图完善、主次分明、色彩协调、境物相融。花朵大小、色泽和瓶器形状、质地的相称情况,修剪的程度,以花为核心向外发散或是向内凝聚等等的适宜与否,对能够带来节奏动感、气韵生动至关重要。人们想要从插花中得到审美愉悦,则其审美形式必变化万千而又相互统一,方能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实际上插花是以审美实践的方式重构人与自然的精神性联系。

  二、 意境之美

  参错并奏,自然的乐章与人生的乐章相交织,在体验自然的韵律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插花所呈现出的意境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人们在观赏自然景物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总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在客观事物之中,使其人格化,“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插花亦如此,在呈现出的意境之外又有未完之语、未尽之意。

  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而插花则是人品和花格相互渗透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花依其形态成为不同品格的象征:竹子俊雅,玉莲高洁,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水仙亭亭玉立,牡丹国色天香,人品寄托于花格,花格依附于人品,二者不可分离,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结合的完美体现。

  以花喻人、以木比德的例子自先秦时期的《诗经》起就数不胜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以桃花的艳美比喻新娘的娇媚;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以香本植物赞美男子仪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以佩戴或饮食香草花卉衬托君子的高洁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菊象征逍遥自乐的隐逸生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将花拟人化,赋予人的品质;“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遗世独立与君子的清贵相得益彰;“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赞赏兰花的'高雅幽香;最典型集中的莫过于《红楼梦》中以花拟人,“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每位红楼女儿皆以花预示各自的性格气质与命运遭际,把象征花背后的故事和人物的见遇一起解读。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