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六)整体性:心理、生理、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是同步进行的
(七)历史性,文化性
(八)稳定性:处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
(九)可变性:如我国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解放前的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和要求
(一)顺序性要求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二)阶段性要求抓住关键期,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三)差异性要求要因材施教
(四)不均衡性要求要抓住不同时间段内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即每个个体在不同的方面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呈现出的最快速发展和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
(一)按因素的多少进行分类
1.单因素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忽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1)遗传决定论: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
(2)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学派,如:素丝说,因为素丝说所处时代认为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
(3)教育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
2.多因素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1)二因素论:
第一,格赛尔、斯滕的辐合论:强调成熟与学习的相互作用;
第二,苏联的巴拉诺夫等人的《教育学》: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2)三因素论:卡洛夫,遗传、环境与教育在人身心中的相互作用
(3)四因素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见下)
(二)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进行分类
1.内发论/成熟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如:学习即回忆,性善论,遗传决定论,成熟论(格赛尔根据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得出成熟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早于这个阶段的训练时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2.外铄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因素,如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百板说,素丝说,性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