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现从封闭强制管理向柔性开放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强制化的封闭管理模式,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但是这样很容易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冲突。此外,有些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辅导员往往还承担比较多的学校管理任务,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带有强制性的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所以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服务学生”的主动意识,也缺乏情感教育因素的有效导入,很多管理者甚至不了解学情、不认识学生,机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导向作用,积极转变过去“训导型”、“封闭型”的落后管理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开放型、咨询服务型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对其进行疏导,避免问题扩大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赋予校园文化更多隐性管理职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管理的相关作用和职能;校园制度设计的人性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向主动遵守的有效转变,避免校园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四)实现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以“教”为中心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者的管理任务进行组织设计,说要实施的“单主管理”、“单向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能够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管理进程,将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却遭到了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智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老师等管理要更好的充当组织、引导职能,注意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有效指导,切记“越权”和不当干预,达成“双主”管理模式下双方之间的平衡,例如,高职院校的院系或班级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学校要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学生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参议权,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营造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实现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教育管理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管理效率也比较低。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传统管理思维方式要做出积极转变,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具“数字化”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匿名沟通;各类通知和文件的下发也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学校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组建电子档案;图书馆管理可以实现在线预约、电子文献阅读与共享等。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成果,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然后积极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管理、从机械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单主”管理向“双主”管理的积极转变,以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管理实践中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