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阿赖耶识与康德理论中的主体认识模式的互补互通

23 阅读4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关于阿赖耶识与诸杂染品法之间的熏习关系,《摄论》中将此熏习分为三种: “此阿赖耶识差别云何? 略说应知或三种,或四种。此中三种者,谓三种熏习差别故: 一、名言熏习差别,二、我见熏习差别,三、有支熏习差别。”

  也即是说阿赖耶识生起诸法种子之后,杂染品法再熏习诸种子,诸种子再强化杂染品法。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种,首先即是名言熏习产生种种差别。在此我们可以将阿赖耶识理解为概念产生之可能性,种子即是概念,杂染品法即是概念所指之事物。这一熏习过程则是指,自从生命产生以来,首先作为一种生命的形式,我们具备一定接受外部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将信息呈现给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有一种独特的信息接收、理解模式。这种模式就可以理解为阿赖耶识。此阿赖耶识通过接受外部信号而产生种种概念,起初是模糊的概念,后来在生活中不断地与外界事物( 杂染品法) 接触、交互作用,因此概念不断加深、不断细化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概念。另外,各种新生的概念经过与外界事物接触变得成熟,因此我们又运用这新的且已成熟的概念再指导我们与外界事物接触。这就是种子与杂染品法的相互熏习过程。

  此外,还有两种熏习。因为此阿赖耶识是认识的所依,即正是阿赖耶识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寿尽随转。”

  因为阿赖耶识摄持诸有色根,所以经常被“有情执为自内我”.从这种意义上而言,阿赖耶识也被称为阿陀那识。这阿陀那识通过与杂染品法的相互熏习产生了自他差别。这也即是我见熏习。在众生的轮回流转当中,此阿赖耶识还记持着众生所做的种种业,这记录着众生种种业的阿赖耶识在有情生命结束时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随同众生的轮回转入下一期生命当中。从因果业报之主体这个意义上讲,阿赖耶识也被称为异熟识,取其能招感异熟果法之意,此亦是上文所说的有支熏习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阿赖耶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阿赖耶识是一切知识之所依,为知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并且它在无始以来与杂染品法的相互熏习过程当中形成了种种差别种子,种子本身代表一种能生性,杂染品法的熏习使这种能生性发挥了作用,生起了种种概念。其次,阿赖耶识摄持有色诸根,即眼耳鼻舌身等基本感知方式,因此阿赖耶识也被有情众生看成内自我。另外,从“无始以来”以及“寿尽随转”可以看出阿赖耶识并非是属于某一个认识主体,虽然每个认识主体都具有阿赖耶识,但阿赖耶识是从无始以来生命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来。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此阿赖耶识并非恒久不变,整个阿赖耶识与虚妄分别诸法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阿赖耶识受无始无明熏习而产生种种差别种子,这些种子变现为虚妄分别法,这些杂染的虚妄分别法熏习阿赖耶识产生之种子,加固旧种子,产生新种子。如此往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正如《解深密经》中所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夫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二、康德之主体认识模式

  康德将人之主体认识模式分成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部分。

  康德认为主体具有一种通过主体的感觉方式形成感觉经验进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是康德所说的感性直观形式。感性直观知识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主体的感性直观形式,二是后天所得的感觉经验。康德认为认知主体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这一研究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感性直观形式有两个纯形式,它们是先天知识的原则,这两个纯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主体产生关于外部世界相关认识的基础,也即是说主体相对外界事物发生任何认知都要将此事物放置于时间和空间组成的模式之内。而此种空间与时间的纯模式并不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主体通过对于外部认知过程的积累而得到的,而是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先天直观形式。我们只有具有这样的认知模式才能对外部不同的事物进行区分与联系。

  “空间观念不能从外部现象的关系里根据经验获得。相反,这外部经验本身只是通过我们所设想的空间观念才有可能”.“时间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概念,如果时间不作为一种前提先天的成为同时或继续的基础,那么同时或继续都不会进入我们的知觉里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