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阿赖耶识与康德理论中的主体认识模式的互补互通

23 阅读4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康德所说的知性亦是指主体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这种先天认识能力之所以与感性直观认识能力相区分是因为它可以对感性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区分、联系等等思维作用,并将这些感性对象构架成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换言之,感性是一种直观反应,而知性则是一种思维能力。康德将知性思维能力的根源称之为自我意识,也称为“纯统觉”,并且为这种纯统觉规定了十二种范畴,其中共分为四组: 一,量范畴: 统一性、多数性、全体性;二,关系范畴: 依附性与存在性( 个性与偶性) 、因果性与依存性( 原因和结果) 、交互性( 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三,质范畴: 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四,样式范畴: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不存在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康德认为这些范畴是先天被赋予认识主体头脑之中的认识模式,当我们要对一个外部事物做出表述或者判断的时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式。例如: 石头热是因为太阳晒。主体之所以将“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个现象联系起来并形成因果关系,就是因为认识主体头脑当中具备这种认识模式。这些模式帮助我们思维把握感性对象,又能使主体对感性对象产生新的知识。并且康德指出,这种对于感性对象进行思维作用的纯统觉,是先天存在于认识主体自身的。

  上文中将感性和知性所认识之对象都称为感性对象,这源于康德对于现象和本体的二分。其中“本体”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或物自体。在康德的认识论当中,现象并不是由外部客体产生,而是由于认识主体的主观认识模式而产生。脱离了这一主观认识模式,我们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外部客体的种种认识都是我们主观认识模式赋予认识对象的,认识对象实质或者说本来是个什么样态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作为我们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知识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

  认识主体为什么不能认识到物自体呢? 康德认为主体认识过程当中总是有认知一些绝对的、完满的概念的冲动,同时这种冲动要求我们对于这些绝对概念的表述是无条件正确的。例如对于上帝的认识。这种冲动就是理性的冲动,这种冲动所要认识的对象就是物自体。物自体之所以无法认识是因为: 感性有其基本的直观认识形势; 知性有其纯统觉作为认识的模式或者工具。但理性并没有一种相应的认识模式作为其认识工具对于物自体进行认知,理性却又有认知物自体的冲动,因此理性借用了知性的范畴作为认知物自体的工具,因此才出现了二律背反。也即是说两个关于物自体的相悖逆的命题可以同时被知性之纯统觉的运用证明为真。

  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康德主体认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首先,康德以为认识主体所得到的现象是主体通过其本身的.认识模式赋予认识对象的。认识主体通过感性直观形式将对象定位在时空联系之中,再通过知性所具有的纯统觉对直观认识对象进行思维把握,从而形成种种知识。也即是说认识主体之关于认识对象的知识是依赖主体认识模式而存在的。其次,脱离了主体认识模式,认识主体将无法认识对象,也即是说当我们脱离了主体认识模式,外部世界仅剩的就是不可知的物自体。这也证明了主体对于对象之认识依赖于主体认识模式。最后,在康德眼中,主体的认识模式是先天具备的。

  三、阿赖耶识与康德主体认识模式产生之比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阿赖耶识与康德的主体认识模式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文明,也即是说二者源于两个不同的思想路线,皆由其自身的理论源流发展而来。

  阿赖耶识源自于印度佛教,从整个佛教发展过程来看,在经历过龙树中观一派对于世间诸法的否定以及其对于否定思维之本身也作出否定之后,佛教理论开始向其反面转化。这种转化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当中观派将否定思维本身也否定之后,随之流失的是佛教对于“诸法无我”这一佛教基本理论的义理论证。缘起理论需要被注入新的元素。无著、世亲一派的有宗唯识理论继而兴起。唯识宗以严密的义理分析而著称,阿赖耶识随着诸大师的对于主体( 众生) 认识模式以及认知形成过程的考察而浮出水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