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论康德哲学美学中的必然与自由论文

  【摘 要】必然与自由,在康德的哲学美学中,不仅是其逻辑探析的内在动因,也是其体系建构的外在特征。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必然”体现为知性“为自然立法”,以先验的形式范铸现象界,从而形成知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自由”体现为实践理性规约下,意志的“普遍必然性”。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判断力则作为知性与理性的“中间环节”,使“必然”向“自由”的过渡成为可能。

论康德哲学美学中的必然与自由论文

  【关键词】康德;必然;自由

  康德在近代哲学领域掀起了“哥白尼式的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当时哲学争锋中的不同观点。在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批判性思辨中,康德建构起卓越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这一哲学体系,我们可以从作为康德墓志铭上的镌刻作为入钥来把握:“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1】对康德而言,“位我上者”的星空,就“如同早先被霍布斯和牛顿所刻画的,是一个处于运动中的物体系统。”【2】——此系统昭示了浩瀚星空所代表的自然界,是按内在规律与既定法则而运行,在因果规律中成为一种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人都经验着道德责任感,这暗示人类不同于自然的其他因素,它在其行动中拥有自由”。【3】——在关涉道德与义务,行动与责任的思考中,康德围绕自由意志展开探析。必然与自由,在康德的批判著作中,有着贯穿始终的特征:《纯粹理性批判》对应知识论,体现为必然;《实践理性批判》对应伦理学,体现为自由。而《判断力批判》对应美学,体现为必然向自由的过渡。

  一

  在《纯粹理性批判》,康德首先从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批判中,分析了必然性的、普遍性的知识如何可能。经验主义的代表洛克认为:“它是从哪里得到理性和知识的全部材料呢?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4】康德认为,知识始自经验,但经验不等于知识。知识始自经验,仅表明知识认知过程中的时间先后,而不能保证知识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对无视认识对象经验主义者所导致的“怀疑论”,康德坚决反对。同时,唯理论认为人的普遍的、必然性的知识来自天赋观念,外界现象只起唤醒的作用。这样虽然保证了知识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但唯理论却不能对“天赋观念”的真实性给予合理地论证。因此,康德认为,唯理论是一团“独断论”的迷梦。

  对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知识论,可理解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知识构成的内容因素和知识构成的形式因素。感觉经验是构成知识的内容,先验的认识能力是构成知识的形式。”【5】从内容角度来看,虽然现象界的内容具有个别性与偶然性,但作为拥有先验的范畴形式,它保证了知识的必然性与普遍性。这样,在康德的知识论中,就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普遍性与个别性,必然性与偶然结合了起来。出自先天原则的.纯粹理性(知性),它的范围仅限于现象界。是故知性对超验的物自体运用时,来推论出绝对统一的无限整体,是一种非法的“僭越”行为。因此,康德把知性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现象界,而非物自体。在现象界,先验范畴泛铸现象界所形成的知识才可具有必然性。

  二

  《纯粹理性批判》是理论哲学的著作,而《实践理性批判》则是实践哲学的著作。前者关涉现象界,关涉必然;后者则关涉物自体,关涉自由。在康德看来,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道德规则规约下的意志。康德说:“设定一个意志是自由的:试发现唯一适宜于必然地决定它的那个法则。”【6】意志之所以自由,是因为意志是在道德法则的规约下:“自由和无条件的实践法则是互相呼应的”【7】当意志规约于道德规则时,意志就是自由的,反之则非自由。概言之,自由就是道德规则规约下的意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