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充实和提升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不仅具有培养教师自身的重要内在价值,而且透过教师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更具有不可磨灭的外在价值。
医学家除了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应具备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因为他们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要从哲学思维出发才能获得好的解决办法。同时我国在古代也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思想,我国古代圣贤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因此,对于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说肩负着很重的治疗负担,应该采用“天人合一”的崇高思想来知道患者的救治,运用哲学思维来指导临床决策。
1、重症医学中一些新问题、现象的思考需要哲学思维指导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重症医学的日新月异,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现象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释。
(1)重症医学针对的是危重疾病患者,并不是全科医学,在这种情况下认为重症医学要做好自己专业的事物,对于其他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事物不要去过多的关注,否则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就会失去。
(2)重症医学不能仅仅依靠设备上的先进,而要考虑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治疗结果要优于本学科自身的治疗结果。重症医学科不应该是只有冰冷的治疗与器械,而是要将人性这一特色补充到重症医学的治疗过成中,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
(3)重症医学科的治疗往往还需要团队的协作,对医院存在的一些医源性损害问题以及抗生索使用,细菌感染问题要谨慎思考。不要讲治疗重点放在短期患者的生理指标上,而要将最终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患者死亡率作为考虑的重点。
(4)重症医学还要考虑的治疗过程中的经济学问题,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的救治负担。这些都需要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哲学思维指导下去关注,思考以及研究。
因此,通过提高哲学索养可以再很大程度上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师的临床决策能力,扩大医师的医疗视角,从医疗的本质“人”出发来治疗疾病,最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满意率。
2、重症患者的诊治需要复杂性非线性理论、系统论等哲学理论指导
目前来讲,采用复杂性非线性理论和系统论等思想来进行临床决策指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例如: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讲,如果通过线性思维还原论的指导思想去治疗的话,往往会希望通过一种药物来阻止体内分子的链式生化反应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这种研究思路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运用了线性思维还原论。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讲,其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病也涉及到各个系统以及各个层次,并且会有各种错综复杂以及不同级别层次的病变,因此,从治疗思路上来讲是需要一种从多方面考虑以及多层次涉及的思路来指导疾病的治疗,而不能仅仅依靠一种简单的线性的思维以及单因索的去考虑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这样势必会延误病情叫。
混沌科学研究认为,现实世界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对立面。例如:有序和无序,确定和随机,简单与复杂等等的对立存在。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就要从复杂性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出发,这样就可以避免单一思维带来的弊端。凌锋教授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整体自洽治疗理念”,就是说通过运用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使患者从自身的体内调节出发,使患者达到一种体内自稳态的结果,最终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另外国医大师陆广苹也指出,生命是一个自组织的、实现自稳态和自适应的调节系统,医学所要研究的恰恰是生命在他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自我独立性也就是在治疗中运用系统论思想。从危重病学的治疗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危重患者的治疗前期我们首先注意他的肠内营养的调节,并且服用一些营养索,一些益生菌等维持肠道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力增高,恢复天然的屏障功能,实现“自稳态和自适应的调节系统”功能。
线性思维并不是都是错误的,在应用到一定医疗范围内其也是正确的,例如:对于感染患者,需要针对特定的病菌采用相应的抗生索进行治疗,这是就需要线性思维来指导。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讲,最好就是讲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结合起来使用,并且使其在各个不同的治疗阶段发挥各自的作用,辩证的去看待患者的病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