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的理论关系
社会催生了社会生育观念,而生育观念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关系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一、问题的提出
自单独二胎政策在各地实施以来,已一年有余,虽然各地对单独二胎政策有极高的关注度,但是此次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出现生育徘徊。自单独二胎政策开始实施,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二孩,而生育的不足47万对。从数据上来看,这与计划实施之初所预计的每年新增200万人口的数据有较大出入,远未达到预期的生育目标。这种生育政策与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行为表明生育政策对生育观念的引导效果并不明显。
那么,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在理论上存在怎样的引导关系?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之间又是怎样的应然关系?这种应让关系在实践中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受到生育政策引导的生育观念反过来对生育政策产生何种启发?本文将逐一回答以上问题。
二、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的理论关系
生育政策当属于社会公共政策的范畴,其概念赋予了生育政策缓解人口压力,解决社会因为人口所带来的问题,促进社会向前的价值导向。而生育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知,是关于生育的意愿、价值、知识、行为等观点、看法与认识的总和,内容包括生育的需求、动机、意愿和偏好等。
对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从社会政策角度研究生育观念亦是屡见不鲜。目前现代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的理论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生育政策作用于生育观念
社会催生了社会生育观念,而生育观念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生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动态性表明生育观念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历史传统,生育政策,女性文化水平,社会条件等众多因子都会对生育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任何政策都是作为国家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这种手段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具体说来,积极的控制手段表现为,现如今单独二胎政策对符合二胎条件的家庭允许其生育二胎;消极的控制手段则表现为,并未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简言之,在这过程中,生育观念受生育政策所影响和制约,社会政策引导着社会成员的生育观念。比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史上的独生子女政策阶段,对生育数量的限制明显制约了生育意愿。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只想生一个自然是皆大欢喜,还可以接受独生子女的补助。可受传统“多子多福”影响的中国夫妇大部分处于“想生不能生”的位置。最直接的效果即为将有4亿人口的生育意愿并未转换为生育行为。
(二)生育观念反作用于生育政策
中国现阶段的生育观念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呈现出了生育观念现代化的趋势。生育观念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即为生育行为,生育行为的量化表现也正是衡量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标。生育观念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启发是是通过生育行为这个媒介间接实现的。生育政策犹如石拱桥的一端,而生育观念则处于石拱桥的另一端,桥面正是生育行为。
生育观念的转变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行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表明生育政策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方面都获得了肯定,使得生育政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生育观念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人口结构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性别比失衡问题,“四二一”家庭结构问题无不对生育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对生育政策的各个环节都需根据特定的原则与程序进行反思与调整,从而使生育政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三、政策应然效果
生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环,必然承载了维护公共利益的使命。[4]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意在通过对生育观念的引导,优化生育风气,从而实现调整人口结构,缓解人口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政策应然效果可以运用以下政策目标分析模型来解读。
(一)理性政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