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水蓄水系统:在车库顶板种植区域及透水路面以下50cm敷设软式透水管。下雨时,雨水通过土壤及透水路面向下渗透。软式透水管能有效分离泥土与雨水,并将收集的雨水汇集到指定的收集井中,完成雨水的初级净化。软式透水管不但能够收集所需要的雨水,而且也起到作为顶板排水的功能,同时也是整个花园汛期的排水系统。
(4)净水系统:由物理净水系统和生物净水系统组成。物理净水系统主要包括碎石过滤层,无织布(隔绝层),土壤层和矿石过滤层。物理净水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雨水在表面径流的同时,不通过任何外界的帮助实现垂直径流。垂直径流的雨水穿过不同的媒介,产生不同的净化效果。因此,通过控制水面高度,设计简单实用的过滤结构,使水体在净化系统中有一个复杂的径流过程,从而产生更好的净化效果。(5)透水铺装:在园区4m车行主路设计时材质通过选用彩色透水混凝涂使在多雨的季节,雨水可渗透表面进入地下系统,增加地下水储存,减少园区雨洪排水的负担,促进水系统的健康有序循环,休闲园路采用透水砖铺贴,提高整个园区路面渗透系数。
三、绿色生态调控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内植物的选择配置比率直接影响到园林整体的美化情况,同样也间接地影响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还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原理,而植物的多样性原理主要由植物的均匀度,丰富度和稳定性这三种因素共同反映出来的,许多对生态学有所研究的`专家学者指出,成群落结构生长的植物群,其复杂性与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当园林内植物群落种类越复杂,其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反之则要差很多,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可以结合植物的多样性原理,选择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不仅可以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而且还可以提升风景园林的生态系统功能[3]。本项目主要打造出人工防护林生态景观及仿湿地生态系统景观:
(1)人工防护林带生态:打造人工防护林,可通过植物叶片对降尘和飘尘有滞留过滤作用,同时在抗性范围内能通过吸收而减少空气中的SO2、HF、Cl2、O3等有害气体含量以及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降低飘尘和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同时还具有减少噪声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功效。因此在园区内生态防护林的营造,为全区景观营造中心。防护林的生态结构布局要结合各小区域的不同功能,以及景观轴线的实际需求,对防护林的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最终确定景观植物的最佳配置,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防护林。对景观区域内的植物进行栽植,突出序列、强调序列,并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形成整齐的景观走廊,同时搭配部分色叶树种,丰富色彩层次。在种植种类上,乔木以本地树种如:香樟、大叶榕、芒果、蓝花楹等。灌木则多选用色彩较鲜明的品种,如:黄金榕、红叶石楠、杜鹃、大叶栀子等。各区域乔灌木群落种植,高低有致,不仅对景观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形成不同的景观风格,使景观区域内的每个功能区,都能突出自身的特点,以达到“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视觉效果。
(2)仿湿地生态系统:植物湿地是自然界最富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植物湿地的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建办公楼北侧营造植物湿地,水池设计浅水深度为30cm,中水深度为50cm,深水区为1.2m。植物作为湿地中最关健的因子,不仅具有生态意义,更具有景观意义,不同植物相互衬托,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并作为水景视觉的延伸并丰富空间层次。在该项目中以竹为背景,岸边配置美人蕉,狼尾草,南天竹,驳岸浅水地带配置梭鱼草,香蒲,荷花,中水至深水地带配至睡莲,岸边用香蒲,迎春,芦竹,大花美人蕉搭配修饰规则池岸,从而营造人工湿地景,有效地吸引人们在该区块停留观赏。生物净水系统通过对水生植物例如:菖蒲、美人蕉、灯芯草、芦苇、香蒲、茭白、黄花鸢尾等等以及益生菌的培养,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芦苇对水中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均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水葱能净化水中酚类;凤眼莲、浮萍、金鱼藻、黑藻等有吸收水中重金属的作用。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能有效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及悬浮颗粒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多元化净化作用。池体表面的矿石过滤层不但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也为水中的有益菌提供有效的生存环境,从而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保证水体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