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到位
在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推进过程中,人是核心要素,但在公立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往往更重视医疗人才的引进,容易忽略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数量往往较少,人员更新较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时,现有财务工作人员受人员精力、时间等因素限制,并且往往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背景知识,难以为建设更高效、更适用于公立医院工作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并且对于大数据使用率较低,仅能根据需求使用数据对现有资料进行核算分析,缺乏深度发掘数据和利用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分析的能力,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管理策略提供改进依据。
2、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殊性
2.1数据量庞大,精细化程度高
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系统不仅仅服务于院内职工,更重要的作用是服务患者。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升及精准医疗理念的推广,患者病种、病情及个人情况差异使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复杂性。公立医院患者预付押金诊疗模式是医院现金流的主要来源,而医院患者就诊人数多、预交金收付频繁,人工操作时容易受到主观、技能等因素的制约,如不能建立高效的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则会对现金流波动影响的风险较大。
2.2预交金及最终花费数额具有不确定性
在实际工作中,患者身体状况、个人家庭经济能力、疾病治疗诉求、病情进展程度、疾病发展转归不同,医生的治疗水平和偏好差异,这些医疗行业特点使得患者治疗的方式存在差异,在执行预交金时,预交数额多少由财务结算人员主观判断,这部分数额的确定基础存在复杂性、多元化[5];同样,受制于以上因素,部分疾病治疗的最终花费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运行中,预交金与治疗过程中交易频次难以完全准确预估,如不能建立高效的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治疗费用交纳时就对人为控制结算提供了途径,使医院财务数据失真风险增加。
2.3治疗方式及结算方式差异
为保证患者诊疗过程顺利、同时保障医院财务系统正常运转,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有多种结算方式,例如对诊疗病人可进行按服务项目付费或按医保机构相应标准付费等无固定价格合约付费方式,或对单位、机构按人数提供定额标准收费等固定价格合约支付结算[5]。无论以何种方式结算,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全成本核算要求下,都需要保证财务业务的纵横向一致,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利用反馈控制法监测院内财务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可避免医院业务数额和财务核算实际数据不相符,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能。
3、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优化方案及意义
3.1立足现有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公立医院应按照制度要求,立足现有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广泛采纳医院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聘请专业人士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和环节进行创新、更新,制定能够将大数据技术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构建规范化、合理化的资金管理和核算流程;并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建立覆盖全院的合理的信息公开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利用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面制定预算,精确成本控制,优化存货控制分析,实时监控各项进度,提出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及时修正,通过完善制度推进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良性循环。
3.2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在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方面,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为操作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制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和影响,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全面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将财务管理建设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放在同一位置。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中,应积极对接软件公司及专业团队,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连接各部门,建立数据存储、信息传输、软件平台一体化的院内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覆盖全院的数据信息同步流通、汇总,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实时高效管控,并同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防范数据被盗用等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