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呼吸。人离开了呼吸无法生存,歌唱离开了正确的呼吸,其他任何技巧都是无从谈起的。我们说歌唱的呼吸和人们自然生活的呼吸是有差别的,其实这种差别在我们刚刚出生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熟睡婴儿的呼吸,是原始的、自然的、平稳的腹部呼吸,这正是我们歌唱所需要的。而现在有相当多的初学者,一吸气胸腔上提、脖子发紧,这样歌唱,听的人唱的人都非常痛苦,其实正确的呼吸他们也是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惯把好的状态打破了。歌唱呼吸的训练也就是某些肌肉群的训练。呼吸肌肉群包括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甚至到后背。以“打呵欠”的状态来引导歌唱的吸气,会形成很舒服的吸气。而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其实就是迫使吸气肌肉群的放松,它的力量比较强,同时也借助了大气压力的作用。我们生活中感叹的“哎!”“啊!”,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我们在训练呼吸的过程,其实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比如我们拾起一件重物,往往是先吸一口气,横膈膜上提,在吸气肌肉群的迫使下声门关闭,气息憋在上胸,并且由于小腹不断的往上加强力量。这是呼气肌肉群的力量,促使咽部及整个颈部肌肉更加用力迫使声带去挡气,以达到往下用力和小腹往上力量的平衡。这样产生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于是重物被抬走了,完成了生活的需要,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呼吸中歌唱力度的需要。
美声唱法的呼吸是自然的,科学的,艺术的。是以深呼吸为动力,要求气吸到什么部位产生支持力来唱。歌唱的支持力来源于吸进气后,吸气肌肉群还需继续工作,不能放松,继续保持吸气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有了这个对抗,我们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气息消耗唱出最大的可能性来,从而把声乐规范为一个型:圆润、饱满、明亮、通畅。
其次是咬字,语言是歌唱的灵魂。歌唱乐器区别于其他乐器所独有的特点就是语言。自然界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而只有人声歌唱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这是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够的。可见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而它能否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又取决于咬字和吐字的自然性。
说起咬字,很多初学者都会认为那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咬字说话怎能不会?殊不知咬字不正确问题在我们的声乐训练中出现的是最频繁最复杂的。地方方言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譬如北方人说话口腔比较大,而南方人说话口形基本
不变,有的方言舌根音又很重。这些都会影响咬字的规范性。与方言相比较,那些在懒散、急躁、紧张情绪下产生的影响都属于间接影响。在懒散状态下的咬字,口腔位置容易偏小,在急躁情绪下的咬字,口腔位置又容易偏大,而在紧张状态下的咬字会改变正常自然的演唱状态。为了达到美声唱法所要求的声音我们必须规范他们的咬字,从而使口腔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在咬字时,心理上要有一个字的整体感觉,绝不能像唱戏那样把一个字读成三部分。例如:“花”字,不能读成h-u-a;“连”字不能读成l-i-an等,美声唱法是来自意大利,意大利语言的特点是强调音节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