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统化
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课堂实训的连贯性与多样化。
要牢牢抓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根本,就是要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及时安排相关的实训内容进行强化巩固,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必然联系,使教材内容形成完整的体系。进出口业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活动,进出口合同中的各个条款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行实训就是牢牢抓住课程的主要环节,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各环节进行实训的内容与方法,做到实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实训的方法多样化,例如,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随时布置学生进行标志设计、条款翻译,或者在各章结束后安排学生把汉语条款翻译成专业英语、查找条款中的错误等等,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得到训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案例分析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要搜集许多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的相关案例,采用到课堂教学中,用于训练学生的战略、政策观点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做到:(1)情景引发,实施任务驱动策略,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和目标,引发探究兴趣、动机。例如,在第二章的贸易术语中,我先由开篇案例开始,让学生了解了案例后产生兴趣,带着兴趣与好奇参与教学活动;(2)活动探索,实施以教学事件引起学生活动的教学策略,学生与情景、材料、经验、体验、实验等互动获得信息及联系,从而积累直接经验和事物的特征,教师适时引导和指导,如各章课后的案例分析大多以小组讨论为主,再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3)研究发现,实施启发诱导教学策略,使学生对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获得结论。此类案例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谈判磋商交易等章节时的教学,由学生把各种资料归纳起来,分组进行模拟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了然于心,有备而来。
3.双语教学与计算机模拟操作的辅助性。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专业英语的运用。在所有的条款学习中,我们都采用了汉语、英语的名称,作业与实训课也都要求以英语为主。通过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识别专业英语术语,了解了术语的标准英语格式,初步具备了以专业英语术语填制相关单据的能力。计算机模拟操作是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的商业和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结算一章的学习中,我们采取了计算机模拟操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对预先设计的单据进行核算实习。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课后登陆外贸管理机关和外贸企业的网站,从中了解具体政策与业务情况。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改革:开卷考试、分阶段考试。
1.由于本课程内容繁杂,凭一次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考试不足以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尝试分阶段进行二至三次考试,然后把各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平均。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学过以后及时复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也能使期末考试的负担得以减轻。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把合同条款分成三部分进行考核,即贸易术语、运输与保险、结算。
2.在出题时还要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对学生的要求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考核内容应注重操作而减少理论部分。每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以合同条款的填制为主,有的以计算数据为主,有的以上机操作为主。
3.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就是变闭卷为开卷,允许学生查看资料。这需要教师预先对考试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把各考试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例如,在考核合同条款的前几部分时,只出一个外贸案例,在看似简单的一道题中包含着几章的内容,既考核条款、术语,也考核计算方法与国际惯例的掌握情况。不仅要求学生用英语填写模拟合同,还要在计算相关数据后,一并填写附带的各类表格,极大程度上注重了知识的衔接,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学生普遍感觉其难度并不比闭卷小,考出高分极不容易。
总之,通过实行上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为他们展示了大量书本中接触不到的案例、单据,通过讨论、计算、填单、模拟谈判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国际贸易论文范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