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浅论卞之琳《鱼化石》

时间: 2024-03-28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鱼化石》这首写爱情的诗,是通过“代言”的方式来表现的`,“我”不是诗人自己,而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在表达“我要成为你理想的模样”时,借助“怀抱的形状”和“鱼溶于水”的暗喻和典故来实现。通过“镜子”和古希腊神话传说间接传达爱情诗学。用“鱼化石”借喻爱情的永恒,表现出卞之琳诗歌意象使用的跨越性。

  全诗三句话为三个独立单元,依次讲述爱情的发生、爱情的诗学和爱情的永恒。构成爱情不断升华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叙述结构表现出的“我”―“你”―“你我”的递进关系交互响应,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诗人在短短的诗歌中连用三个“五音节”:“你的怀抱的”“镜子一样地”“你我都远了”这在卞之琳诗歌中很少见。这种“五音节”单位,带来阅读的延宕,增加了阅读停留时间,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意。

  “乃有”一词韵味悠长,有着历尽千辛功成圆满之情感表征。男女主人公从相爱,到彼此走进对方,爱情终于在时间沧海桑田中走向永恒。题目“鱼化石”抽离自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对“永恒”多层面含义的暗示与强调。

  《鱼化石》以其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人生“得与失”“变化与永恒”的体验和沉思,表现出卞之琳30年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心。其意象使用、结构安排、音节节奏和意蕴延宕多种手法独具匠心的设计,突出了卞之琳诗歌艺术的“精致”性。对《鱼化石》进行解读,能够更全面的把握卞之琳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61 页。

  [2]贺昌盛:《从“意象”到“象征”:30年代汉语象征诗学的拓展――以废名、 卞之琳、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3)。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