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知识与实务运作的脱节现象严重尽管研究生教育对理论层面有一定要求,但考虑到研究生扩招后未来从事企业理财工作的人员将增加,实务运作能力在研究生知识结构中的权重也相应加大。这无疑对师资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挑战。而目前研究生课堂教学基本以理论知识传输为主,方法运用和实际运作欠缺,这主要受师资队伍结构所限,目前担任研究生教学的骨干师资队伍缺乏对公司财务运作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度不够,学生对现代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和资本运作缺乏必要的了解。为此,可以通过聘用公司高管作为外聘教授,合理安排部分课时,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交流和沟通,加深对公司理财的深层次理解。
(三)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规范的分工与衔接从制度和程序上看,规范专业课程内容分工可以通过教材使用或教学规范教学指导等方法实施。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的目标不同,本科教育只涉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财务流程,注重知识面的延伸;而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财务理论的深度,并且还应融合经济学、企业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仅仅依靠指定教材进行教学还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制定一本或两本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且制定严谨的教学指导必不可少。
三、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并非起源于学术研究,而是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和金融创新。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课堂教学必须面向企业实践活动,迎合资本市场不断创新的融资品种和投资策略,探索出一条企业高级理财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传统财务管理课堂教学基本上沿用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尽管该方法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流方法,但这种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以下弊端: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佳。采取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法,实践环节很少,仅有的实践教学基本停留在教师授课时辅以例子或例证,学生没有机会进入财务管理工作“现场”,缺乏对企业理财的“感性”认识,领悟理解力较差。二是重视吸收知识,忽视应用知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生成了“传”、“授”的对象,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器、储存器,难以在课堂上消化知识,更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案例教学法是以美国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欧美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种教育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案例的分析、角色模拟、专题讨论等形式运用,实现启发性和实践性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研究生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有以下优势:第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深化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进入“模拟现场”担当“角色”,促使其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第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财务管理案例来源于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给学生以客观真实的感觉,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案例的讨论,促使学生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案例教学还有助于改变学生理论知识条块分割的状态,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分析报告的撰写等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深入到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搜集相关财务资料,并进行科学加工、整理,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财务管理案例,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看,考虑到学生实务知识的欠缺,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无疑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倡案例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案例教学法固然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手段,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知识的增长等,需要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共同作用,如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财会业务的模拟实验,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及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等,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环节也各有用途,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