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中第三个艺术特色是,以人物带动故事的处理手法的运用,事件的叙述主要从小人物的微观视点切入,以小见大。每一个视点人物的出场,都以黑白定格的方式,通过画外音解说其身份,起到突出视点的作用。该片第1集开场以农民约翰罗尔夫为视点讲述早期移民的故事,第4集以一个年轻黑人为视点引入当时严重的种族冲突,这种叙事方式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英雄史观,将焦点放在历史事件的普通人身上,充分体现出美国精神。以小见大的叙事技术很早就出现在影视制作中,在我国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在讲述秦军后勤供给时,运用的就是这种叙事方式,更能够突出历史中普通人命运的悲欢,更加感动观众。
三、《美国,我们的故事》的影像艺术
《美国,我们的故事》充分利用电影影像美学,强化影像语言和感官娱乐效果,引入现代电影技术,如CG奇观、高速剪辑、跳接等,同时结合更多探索性的影像实验,形成历史纪录片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影像风格。这部影片中运用最多的是偷窥视点。一般影片中偷窥视点的应用是在正反镜头中越肩镜头的拍摄,以对话中听话者的视点切入,但是该片的偷窥视点强调拍摄的晃动感,不仅利用肩、头、背等身体部位的拍摄,还广泛应用现场障碍物,充分体现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此方法是该片的基本视点,处处被引用。另外,高度剪裁也被该片极致地运用。高度剪辑是好莱坞戏剧美学的基本风格,利用镜头的缩短,加快影片节奏,以达到影片的娱乐效果与独特的视觉效果。而《美国,我们的故事》镜头短得让人惊讶,如第7集,影片时长45分钟58秒,由1462个镜头组成,1秒及1秒以下的镜头占74%左右,其剪辑速度对于纪录片来说是空前的。这样疾风骤雨般的剪辑能够给人强烈而凌厉的视觉效果,大大刺激观众的情感,提高了影像和叙事的强度。 另外,《美国,我们的故事》对特写镜头的运用也比较广泛,仍以第7集为例,该集共有1462个镜头,其中特写镜头有1006个,占总镜头的68.8%;近景有234个,占16%,可以说这部电影将观众拉到了电影人物面前。传统的纪录片一般是运用远景或者全景展现电影场景,很少运用特写,而《美国,我们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体现了一种戏剧性的影像美学,强化了对观众感官与情感的刺激,提高了电影的现场感、参与感与真实感。
总之,该片运用大量的特写、跳接、快速剪辑等影像手法,充分体现出历史事件、时间与空间的碎片化,如在第2集中两次大陆会议的场景描述中,没有一个场景交代其空间环境与相关全景镜头。引入人物特写,将时间和空间碎片化,结合画外音解说和偷窥视点等手法的运用,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效果。观众刚开始看此片时,往往会被独特的场景所吸引,继而会发现紧张刺激的镜头均是一些影像语言创造出来的。从这方面来说,该片把戏剧美学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特殊的手段强化影像效果,达到刺激观众感官的效果。该片中CG奇观技术的应用也比较突出,如第1集中开场的镜头设计新颖、运动流畅,CG制作与真人拍摄相结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戏剧美学为主线,以演员角色扮演和故事讲述为方式,刻画奇观化影像,提高影音的刺激强度,充分体现出该片的艺术化特征。
结语
《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历史纪录片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性,从叙事、制作、裁剪、角色扮演、场景拍摄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着较大的不同,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感,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从观影效果来看,该片是电影化叙事与创新影像语言的探索,创造出了强烈的视觉观赏效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主要是在纪实美学的基础上借鉴戏剧美学的精华,对传统影像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创造出有别于其他纪录片的观赏效果。我国纪录片也应该学习这种创新与探索精神,创造出纪录片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森茂芳.历史纪录片的历史脉动、美学诗薮与创作艺术――以《消失的古滇王国》等电视历史纪录片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xx(5):104-112.
[2]詹庆生.走向电影化――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的艺术分析[J].现代传播,20xx(8):88-91.
[3]雷建军,李国辉.影像至上――从《人类星球》看纪录片的美学趋势[J].中国电视,20xx(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