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因失败导致护生信心下降。儿科操作技术难度比其他科室大,除了主观原因还有客观原因,小儿的不配合、哭闹、生理解剖的因素等,使护生一次操作失败,导致护生学习信心下降,操作畏手畏脚,有挫折感,学习自主性下降信心不足。
2.4角色未转换。护生从学生过渡到工作人员,从被照顾到照顾别人,在学校规律的学习生活,到医院实习后不停的倒班,患者苛刻指点,环境陌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独生女们缺乏勤劳、吃苦、无私精神,焦虑和抑郁是实习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管理模式
3.1带教老师热爱儿科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最直接的榜样,在带教过程中所体现的“师德”,所展示的“师魂”职业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实践欲望及实习态度乃至于行为和目标选择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引导。带教老师除了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外,还要热爱儿科护理工作,时时刻刻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科室定时对带教老师进行考核,不定期给护生发放调查问卷,评选出最满意带教老师,了解护生对老师要求和对科室的看法,科室及时做好整改。
3.2护生转人儿科前的岗前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建立抵御风险共同体,学生转人儿科临床实习时,由总带教老师做好岗前培训,重点学习“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装保护自己,用法律观念规范自己行为,并知道护理专业是高风险职业,时刻以患者安全为重,在今后的带教过程中老师以法律知识案例贯穿于中,使学生培养依法行医的行为习惯。人科时,带教老师介绍科室医护团队,熟悉工作环境,科室专科特色,与护生一起学习实习计划,保证其实施,让护生心中有数,避免独断专行,建立抵御风险共同体,避免护理纠纷,护理差错。
3.3多沟通,多交流,多提问。带教老师关爱护生,与护生建立好朋友关系,多找护生谈心,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运用快乐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充分利用闲隙时间教学,以提问为主,接触病例前先提问,让护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多以患者和其家属交流,告知操作有关事项,充分重视住院患者的护理操作告知需求,全面履行告知义务,85%以上的住院患者对告知内容有需求,说明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需求高。85.3%的住院患者认为,口头告知是最直接,最简便,最适合的告知方式,提示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不仅明确履行告知是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应知晓沟通能力是做好告知应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3.4培养护生观察病情能力和书面护理病历、护理文书能力。儿科病情观察比其他科室相对复杂,如小孩哭闹不停或者就是不吃不喝等现象,这些说明什么呢,这样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认真仔细耐心观察和辨别,运用医学知识,熟悉掌握疾病护理常规对症护理,使理论知识能很好地与“实例”相结合,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培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医学提供依据,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护理,护生是护理工作的参与者,带教老师要耐心的教会学生书写专科护理病历、护理文书,带教老师多给机会书写,老师及时给予修改和指导,避免只做不写的`带教方法。
3.5护生自信心的提高和角色的转换,都离不开带教老师的及时指导,在护理技术操作时,老师把握好给护生的操作对象,在与患者家属充分达成共识和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如果操作不成功,老师立即向患者及家属道歉,取得谅解,避免责备学生,之后及时与护生查找原因,给予正确指导,护生及时做好实习笔记,老师监督和检查,争取下次操作效果会更好,同时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操作,多总结,逐渐让护生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在整个实习期间以主人公的姿态开展工作,有利于角色转变。
3.6出科综合考核。学生出科考试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也是学生掌握儿科专科知识的评价,考核包括专科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考试以及临床基本能力考核,临床基本能力包括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健康宣传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以及提供护理咨询等内容,为培养又一批优秀护理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