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在上第一堂课就跟我们讲过: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医疗工作者,我们要有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准备。工作50年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自身要工作到70多岁,可想而知我们自身素质要有多高,而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就完全有待于我们自己去培养提高。正所谓打铁还需身先硬,一名优秀的铁匠自身的素质绝对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们就应该要有过的硬的素质和技能,要有属于自己的金刚钻。再者,课堂上老师们用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向我们详尽的阐述了作为医疗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种种品德和各种技能,这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经验是买不来的,买来的.经验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所以自然而然,我喜欢上这么课程,喜欢老师们讲述自己的种种经验。
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西方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西方医学在医学起源中所起重大作用。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这些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而医学模式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具有优秀的诊断技术和疾病治疗方法是根本目的。老师在课堂上以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述对发热、咳嗽、腹痛、水肿、昏迷等症状进行了介绍,让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体格检查则是讲授了基于病人的基本检查法和一般检查。疾病的治疗是医生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课程详细介绍了新开展的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尽管只是简单的介绍,却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离一名医生的距离还太远太远,我们要学的要做的还远远不足。我们都还只是初生的小树苗,而老师们是早已硕果累累。所以从这一点我就发现我要学的还太多太多,正所谓:有比较就才会有差距,有差距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催人奋进。而我想,也许正是这差距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实习中脚踏实地,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向更深层次迈进。
从老师的口中我了解到一位病人是多么希望的到一名优秀医生的救治,而一位优秀医生的定义又到底是什么?——技术高超,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心智正常,人格健全的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谋取私利,对病人的生命尽职尽责的医生;能彻底把我的病治好的医生——要对我的病负责的医生;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医生。我想,其实归纳起来莫过于两点:一是要有医德,二是有医术。这两点,也恰恰是老师和有良知的医生们时时刻刻警醒着,学习着和实践着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想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而“读书而不临症,不可以为医;临症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就说明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掌握精湛的医术。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应该掌握精湛的医术,做到: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重视实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等。所以,作为一名医学生,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们就需要培养高尚的医德和掌握精湛的医术。
学习了《临床医学导论》后,我算是真正懂得:医务工作的责任是神圣而伟大的,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应为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具备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完成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有的学科任务,为今后走上医疗岗位迈出自己坚实的一步。
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满怀好奇心,期待着老师带给我们的医学知识享受。上课伊始,老师向我们归纳了本门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即导医学、导医生、到医疗。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完全融入他的教学。慢慢地,他为我揭开了临床医学导论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