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中,通常是采用涂抹沥青在建筑主体外墙上的方式,来提高墙体隔气性与防水性。另外,也还有其他一些提高建筑主体外墙隔气性与防水性的方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模式,而且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促使防水层与隔气层新工艺应运而生,使得建筑主体外墙隔气性与防水性有了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新工艺就是在墙体上平铺一层水泥砂浆并进行找平,当水泥砂浆固结后进行防水处理,以此提高墙体的防水性与隔气性。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新工艺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屡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使得建筑工程更加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新工艺主要就是用于建筑外墙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建筑承重效能。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应用价值非常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该项技术会产生水化作用,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好温度,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差控制。稍有不慎,墙体就极大可能出现裂缝。 .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从砖混结构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防水层与隔气层新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新工艺等方面对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能够得知当前这些施工技术与新工艺的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完善,从而更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斌.建筑主体外墙工程的施工技术U],建筑安全,20xx(01):50-52.
[2]卢鹏胜.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与新工艺的运用Ⅱ].河南科技,20xx(21):102-103.
[3]初孔顺,李海燕.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Ⅱ】,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3):235.
[4]代雷,论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Ⅱ】.门窗,20xx(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