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语
网络经济是以网络和数据为平台,依托市场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实现效益目标的新的市场营销模式。网络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迂回经济,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给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了巨大冲击。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在网络经济的浪潮中扎稳脚步,就必须转变营销策略,对生产及运作模式进行创新,由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企业要完善经营管理环节,满足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以此促使企业生产及运营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香宇.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市场推广[J].中国市场,20xx,(31):31-32.
[2]卢雪芹.简论网络环境下市场营销决策与决策支持研究[J].信息与电脑,20xx,(21):44-44,46.
[3]祖丽玫娜热合曼.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前景和挑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5(9):18-19.
[4]叶舜雅.社交网络时代网络游戏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92-94,98.
[5]左亚娟.浅谈国有企业的市场营销及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15):33-33.
[6]马博伦,李玄璇.试论基于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模式[J].现代营销,20xx,(5):66-68.
一、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手段单一
在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以至于学生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而实践活动所安排的时间较少。虽能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日后的发展。当前,很多教师仍沿用以讲授法、讨论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仍处于“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阶段,给学生提供的互动、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学习处于孤立状态,这样不仅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中职生普遍成绩不好,学习主动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违纪的事情较多,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另外,学生的市场营销意识薄弱,未能全面认识到该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
3.教学目标的定位缺乏合理性、针对性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缺乏合理性、针对性。学生不知道参与市场营销课程学习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日后要做出怎样的贡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师也不知道将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其次,课程教学目标偏离市场需求。当前,营销人才需求量大、普通销售人员供给不足,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短缺,但许多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尴尬现象,其原因在于课程教学目标严重偏离实际的市场需求。
4.缺少实训实习机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中职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仅仅依赖于市场模拟软件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另外,缺乏营销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以至于学生实训实习的机会较少。实习实训过程中,企业为防止内部商业机密外泄,通常拒绝实习生接触核心利益部门或核心资料,导致学生无法参与营销岗位的实践工作。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1.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通俗地讲,项目化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以共同完成某一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从深层次意义上讲,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建构主义,以实际项目为对象,由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分解项目、实施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解决措施,从而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项目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对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如下:①综合性。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了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②开放性。学习成果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为日后形成职业实践打好基础。学生为完成项目任务势必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手段,展现出教学方式的开放性;③自主性。整个项目的主体发生改变,即由教师逐渐转变为学生,要求学生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如收集资料信息、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成果等,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自主性;④多元化。从评价方式看,既保留了以笔试、口试考核学生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方式,又以分析、了解项目完成状况考核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评价标准看,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状况的评价;从评价主体看,以学生为项目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目标,认识到参与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