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成性教学的措施
1.精心预设,准备生成。生成和预设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预设是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预先设计好话题,目的是能够使教学按(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90页)照教师意愿进行下去,达到教学目标。如果不提前预设,势必造成课堂无计划、无目标,效率低下。虽然实际的教学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进程不能完全按照教师意图去发展,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但预设也是必须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成。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主体地位决定了学生应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正确认识到只有承认教学的生成性,才能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承认预设的真实价值。生成具有与预设相等的价值内涵,二者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应把预设目标作为基础,生成目标作为深化和突破,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2.对话交流,互动生成。对话教学是生成性教学的主要手段。在生成论视野中,对话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不谋而合。叶澜教授也提出要建立有“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可以说,对话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这种生成论思想。课堂教学中,学生“见仁见智”的反应是无法预设但必然会遭遇的,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生成性的教学思想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交流经验,使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得到共享,并能在共享中达成更为独到的、全面的、真实的见解。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置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断地启发、点拨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对话教学不仅是真实对话的存在,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意义的分享,更应是学生对话精神和对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与自己对话,不断反思,最后实现师生共赢,教学相长的过程。这也是对话教学的要旨所在。
3.关注发现,丰富生成。无处不在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也并不缺乏。只是很多教师没有用心去发现,没有充分利用罢了。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双时刻关注并能及时捕捉到其中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的眼睛,并能充当点播着,在亮点处赞扬,在冷场处诱导,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纠正。使师生在课堂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拓展已知,发现未知,突破思维禁锢,有所创新。此外,在信息技术飞跃式发展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从各种信息资源中捕捉点亮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新的点,丰富生成性教学资源。
4.回归生活,提炼生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理应具有互动性、生活性。学生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反思,他们的问题意识可以被激活,同时也能产生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欲望。每个学生通过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新的认识过程和知识结构也就慢慢形成了。生成性教学不仅在于关注生活、解释生活,使生活教育化,更重要的在于回归生活、发展生活,使教育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实践,一方面把握学生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又要在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基础上,节选出具有现代性、社会性、典型性、应用性的生活情景,并能恰当地解释、说明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把其中的理论元素提取出来,生成新的观点与结论,提炼生成性教学资源。
总之,生成性教学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理论,促使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具有引领作用。同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生成性教学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