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土音乐教育在河南高校开展的建议
1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修养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也是本土音乐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其中对教师有两个关键要求。首先是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教育,通过这门课程来实现什么目的等,是教师首要思考的。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自觉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在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提高方面的意义,在教师个人业务和素质发展方面的意义,始终以最终的目标为指导,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其次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是科班出身,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很少有人从事专业的本土音乐研究,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予以加强。一方面是鼓励教师自学;另一方面,则应该由学校出面,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或者是前往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进修,或者是邀请多位本土音乐教育专家来学校授课。双管齐下,内外并举,使教师本土音乐知识和能力迅速获得提高。
2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
音乐本身是一门强调情感体验的艺术,而且本土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几首民歌的名字,认识几种民间乐器,而是重在一种理解、体验和感悟。所以在本土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上,不能对普通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实际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如鉴赏式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视听资料对一些本土音乐进行聆听和观赏,感受这些音乐的独特魅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在教师的讲解下,还可以收获很多本土音乐知识。又如讲座式教学。学校和相关院系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讲座计划,将讲座内容提前告知学生,授课人员既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当地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人。在讲座时,应该把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土音乐的魅力。再比如观摩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一些本土音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风。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地方政府举办的民间节日盛会,也可以深入田间地头观看一些民间艺人的真实演出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形成对本土音乐更加真切和深入的认识。所以说,要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感悟放在首位。
3重视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没有教材,教学也就没有了根据,教师也少了一项重要的参考。关于教材建设,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以学校为单位。学校拿出专门的资金,挑选业务水平较高和素质比较全面的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实地采风等多种形式编写出教材;另一种是几个学校的联合。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来说,市内的高校多达几十所,对此就可以由河南省教育部门牵头,在各个高校中组织精干力量,群策群力,进行教材的编写。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夺。而且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是需要充分把握的。首先是全面性。要对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归纳,虽然不可能全部讲到,但是至少要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少了任何一种音乐资源,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认识。其次是代表性。这是在全面性上的一种突出,一方面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难以全面地细致研究;另一方面,本土音乐自身也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之分,要相对侧重于那些质量较高的音乐形式。最后是体验性。本土音乐教育绝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重在一种体验,所以要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验性,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等。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几乎都是异地求学,大学校园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要想使本土音乐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应该在校园中营造出一个本土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获得对本土音乐更加深入的体验。如可以在学校的一些宣传上开辟本土音乐教育专栏,将教师精心收集的一些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又比如可以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各种关于民间音乐教育的社团,定期纳新和演出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电台等,经常介绍和播放一些优秀的本土音乐作品。每天播放一首,一年就是365首,获得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从侧面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增加大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使民族民间音乐真正在高校这片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温床中生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