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探讨论据为什么会出现片面性、多义性和潜在论据的情况。
可以这样说,论据的片面性出现得比较常见。但是,由于思维的局限,有时是我们不知道论据的片面性,以为它是很充分的,因为什么,就必然怎样;它名义上是什么,它实际上就会是什么。如果这对于前提,即论据来说,是准确的,对于后者即论点却未必如是。但有时我们已知道论据的片面性,却依然不得不用它,因为它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如果为了防止论据的片面性,必须注意得出结论时的条件。
例如:“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个被世人认可的观点。当年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会比不注意锻炼的人要健康;还有,体育锻炼使人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提高,使全身送氧比较充分,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肌肉和心脏的耐受力等。
这些论据粗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掂量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一论据并不能完全证明论点。它不能解释另外一些事实,而这些事实正好与这些论据有些相悖:比如运动员的体育锻炼次数最多,难度最大,据统计寿命并不比一般人长;印度的瑜珈术对提高人的寿命有帮助,但瑜珈术的原理是重静不重动;乌龟的运动有限,却是公认的长寿。这些事实都从逻辑上反证了前者论据的片面性,证明该论据支持论点显得不充分。“生命在于运动”,并不能概括所有生命存在的形式。它是片面的。
那么,怎样解决论据出现的这种片面性?第一,限制论据使用时的相对的条件和范围,将它运用在有效范围之内。例如:“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的论据是指生活水平、工作繁忙程度、工作性质大致相当的人,经常锻炼身体比不经常运动的人身体状况要强,从这一点证明“生命在于运动”。第二,排除某些含有更复杂原因的成分。例如,“生命在于运动”是指有规律的、合理的体育运动;运动员除外,因为运动员的训练是超常规的强化运动,不能作为一般正常生活工作人的运动典型;乌龟体内有特殊的构造,生命形式和人不同,不能完全进行比照;印度的瑜珈术也是一种运动形式,但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动,和我们通常意义的运动也不完全相同,但瑜珈术的某些运动原理,也可以借鉴到体育运动中来,成为锻炼身体的特殊方式。
为了防止论据的片面性,限制和排除的标准依然有合乎实际、合乎学术的科学性问题,限制和排除的运用水平与对生活与学术的掌握深浅有相当重要的关系。即使这样,论据运用时仍然只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有力地支持了论点。从上述论据看,对于某些人来说,不适当的运动形式可能还会有损于健康。因此,论据的片面性,可能会影响到论点的准确性。有时,论据支持论点,有相当多的时候是一种可能性,极少时是一种必然性。
了解论据可能产生片面性,才能心平气和地认真听取问式中的“精粹”所在;才能准确到位地对自己的论据进行合乎科学的分析辨认。有相当一部分答辩者糊里糊涂地败下阵来,就是因为不知道论据可能具有片面性。这样在答辩时就难免乱箭齐发、胡搅蛮缠、惹人反感。反之,只有明确地意识到论据的片面性,你才有可能为自己的论据进行重新论证,或者通过寻找新的论据支持论点,使得片面性较少。
因论文中常出现论据不充分,导师的问式除了可能让你重新阐释分析该论据而外,还有一个可能是由导师提出大量新的论据来反驳你的论点,或用来指正你前论据在论证中的不足。这些没被你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和运用的论据称为“潜在论据”。对潜在论据的研究,是论文答辩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每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是单因单果,它们常呈线性或点状分布。大千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维、多阶、多因,更多的是网状聚集,立体交叉。所以我们研究一个论点时,与之相关的论据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群落。这种群落是原本就存在,我们却没有及时发现。在论文答辩中,思维活动多向交叉,一触即发,最容易使这种群落中的某一处被发现,从而此起彼伏地群集性出现,如果没有思想准备的人,对大批潜在论据的出现就会感到措手不及,于是答辩土崩瓦解。对于潜在论据出现的主要应付方式为:分析归类,建立论据的逻辑分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