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19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小学生性格好动,自制力差,个性强,自我意识淡薄。对数学教师来说,使小学生把上课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还是有难度的。教师在上课的同时还要不断维护班级课堂纪律,因此很多教师感慨小学生太难教了。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思想各方面快速成长的阶段,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和自我判断。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也上升到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考察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引导的好,学生能顺利进入到更高一阶段学习,引导的不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改善,思考习惯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在后期更高阶段的学习中就会感到不能适应。如何做好小学阶段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一直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考虑到小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结合教育大纲的精神指导,很多教师都支持在小学阶段推行创意法教育理念教学,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上的创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思考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一、 创意法教育理念概述

  所谓“创意法教育理念”是由世界知名教育家郭成志先生提出的,其内容是“最差即最优”。在传统的教学中,习惯把学生分层优等生和差等生。数学的教学中也不例外。由于成绩差异被教师,家长还有社会区别对待,一方面不利于差等生心理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优等生能力的提升。郭先生认为,之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有优等生和差等生,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的学生而已,前者是左脑思维型,后者是右脑思考型。左脑发展的是逻辑思维,右脑发展的是形象思维,都是学生要具备的重要思维能力。两种思维类型的学生是具有对等的发展潜能的。心理学证实一边大脑发展过度,另一边就会受到抑制。一般“最优”的学生,右脑相对不发达,是形象思维的“最差”学生,反之,“最差”学生是形象思维的“最优”学生。

  1、创意法教育理念就是把学生平等看待,平等教育。教育要实现数学优等生向形象思维转换,差等生向逻辑思维转换,最终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重大冲击,但必须认识到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明确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创意教育理念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教育理念,不仅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其正对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创意法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以完善学生人格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对于以人才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创意法教育理念更能保障义务教育的教育成果,在广大中小学中应大力推广。

  2、郭成志先生在提出“创意法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创意法教学模式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施。即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前者是以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基础分别指导教育,后者是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综合两种模式的操作模式,形成了纵横教学操作模式。纵横教学操作模式因为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能实现优差等生的平等教育,很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弥补二者的缺陷,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广泛推广。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创意法教学的黄金时间。首先,这个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以先天的思维模式为主,便于教师区分针对性的教学。其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还是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后,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重视学生并平等对待教育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效果最大。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六年级的创意法教育理念实施策略

  按照创意法教育理念的指导,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可实施纵向教学操作模式,横向教学操作模式,纵横综合教学操作模式。但在实施创意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操作上要注意的策略。

  1、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注意力到课堂上,才会用心参与到更多的教学内容中。只有学生参与了,才能实现创意法教学。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在课堂开始先讲一个包公办案的故事,引入一道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类似的有很多著名的数学轶事和典故,史料,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通古今,更可以是花鸟虫鱼,包括日常生活中数学事件都可以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子,带领学生走进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讲故事,设悬念等等都是现在创意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语言,表情,表演制造出生动的故事情境,悬念情境,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