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旅游管理
2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合(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合(15篇)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1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下,旅游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尤其表现在生态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区域公平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之下,旅游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末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游、国内游到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的发展阶段,在多年的发展时间内,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尤其在近年以来,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的环保性,提倡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湿地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模式。

  1.国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分析

  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了形多样化的生态旅游活动,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经济收入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美国

  在发达国家之中,美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其中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地就是国家公园,早在1872年,美国就将黄石国家公园划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实施的是一种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管理层只负责行政事务,不会分管经营工作。公园经营活动由服务企业负责,但是这些企业必须要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批准。在公园的经营过程中,国家需要对公园环境开展监测工作,为此,在1991年,美国国家公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设置了入口管制站,设置了完善的法律,这就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在美国,其生态旅游产业都是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他们需要跟踪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情况与生态许可性,除了联邦政府外,与生态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也需要为生态旅游产业提供必备的支持。

  1.2日本

  与美国相比而言,日本生态资源并不丰富,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这一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严格立法与执法。日本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自然公园为场所,包括国定公园、国立公园与都道府自然公园,为了保护好这些公园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家公园法》与《自然公园法》,这些法律中严格规定了公园中的限制利用区域。第二,双向管理。在日本,这些公园都是由环境部进行管理,旅游从业者是能够开展多样化经营活动的,但是在开展活动前需要与上级管理机构签订环保协议。第三,居民共同管理在生态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居民也是能够参与管理工作的,并可以在其中获益,居民能够对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居民可以在自家开设家庭旅馆,这对于增加居民的收入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1.3德国

  截止到目前为止,德国的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发展了近30年的时间,德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在德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非常高,而政府也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仅非常注重当地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十分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各个乡村都会积极的将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结合起来,这在德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中起着极大的影响。

  2.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1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又不能危害后代的需求,并满足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生活、资源的协调发展,在生态旅游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现阶段下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转型必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看问题要长远,根据自身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发挥出森林、山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转型过程中,各个地区要注意人文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开发与融合,将生态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以春秋民俗观光、夏季避暑等多形式的发展特点,打造出中国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2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