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马承五在《论杜甫“新题乐府”的艺术创新——以“三吏”、“三别”为中心》(《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01期)一文中,主要以这一组诗为例对杜甫的新题乐府的艺术创新进行了探究。
2005年,王辉斌在《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03期)上发表《论杜甫“三吏”、“三别”的诗体属性——兼及唐代新乐府的有关问题》,着重对这一组诗的诗体属性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新体乐府定义等问题。
2007年,于华东又在《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05期)上发表《忧国忧民千秋泪,如泣如诉万代笔——析杜甫“三吏”、“三别”的意旨与魅力》一文,进一步阐述了这组诗的艺术魅力。
2009年,程诗惠在《对“三吏”、“三别”诗史含义的重新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第02期)一文中着重从这一组诗的诗史含义角度进行探讨,显示出其反映的并不局限于当时的事实本身,更在于真实地记录一个民族在灾难来临时的心声。
2011年周鸿彦《“三吏”、“三别”的两难情感结构和艺术表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一文对杜甫的“忠君”与“爱民”情结的根结、“三吏”、“三别”的艺术表现与情感张力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2012年,程雁晖在《由“三吏”、“三别”浅析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安徽文学》2012年第08期)一文中进一步探讨了杜甫本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认为这六首诗“不仅是诗人对统治者的黑暗显示的控诉批判,更是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迸发出的哀嚎”。
总体来说,对“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的研究探讨是不断深入的,主要分两个方向:一是从诗体和艺术表现方面入手,二是从内容与忧民情怀来展开探讨。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一)论文主要内容
引言
1 “三吏”、“三别”的主要内容
1.1 怜悯同情人民
1.2 憎恨黑暗现实
1.3 表现爱国精神
2 人民性产生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
2.1.1 时代背景
2.1.2 文化背景
2.2 个人原因
2.2.1 个人经历
2.2.2 思想观念
3 杜诗人民性的意义与影响
结语
(二)研究方法:
文献阅读法:为了全面了解杜甫的生平与杜甫的诗作,主要研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杜甫传》,仇兆鳌的《杜诗释注》
定性分析法:查阅资料,参阅前人对“三吏”、“三别”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与之对比,进而进行深度分析。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6日— —2015年11月10日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论文开题
第二阶段:2015年11月11日——2016年3月1日 完成第一稿
第三阶段: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 中期检查,完成第二稿
第四阶段: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 完成定稿,按要求打印
第五阶段:2016年5月4日——2016年5月9日 指导教师评阅
第六阶段:2016年5月10日——2016年5月27 日
论文答辩、评选优秀论文
五、论文主要文献
[1]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 [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 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6] 张炜.也说李白与杜甫[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 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 刘开扬.唐诗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1] 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2]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3]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 杨廷治.略论“三吏”、“三别”的思想意义[J].开封师院学报,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