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护理学
15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创设真实情境

  情景教学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必须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6]。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对病例情景进行巧妙设计,可应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真实临床诊治与护理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创设小组活动式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真实体验机会。

  2.2实施探索研究

  教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临床实习时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每完成一个典型病例的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实习生大胆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以及一些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实习生的护理工作水平[7]。

  2.3开展互动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相关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概念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批判思维能力。

  3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分析

  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包括: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等[8]。亲历性是指通过实际行动经历某件事,如:组织学生到医务科观摩。从而获得与医患接触的机会;个体差异性是指主体之间兴趣的不同与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产生的情感不同;缄默性则是指学生从体验中获得丰富内心感受,而这种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在开展护理教育时必须充分遵循其教学特点,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增加护理实践经验,让学生对护理教育学习具有更大的热情,真正爱上护理学科,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不断提高。

  4讨论

  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提高学生护理水平,学校必须全面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为护理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护校学生护理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园园,江智霞,张永春,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xx(10):880-882.

  [2]李景菊.《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xx(36):52-53,56.

  [3]王佳琳,田甜.《护理学导论》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xx(3):315-318.

  [4]刘运梅.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J].中外医疗,20xx(33):183.

  [5]王万玲,张亭亭,罗祎,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研究》和《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xx(5):108-109.

  [6]吴开莉.护理实习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xx(17):152.

  [7]朱金星,梅桃桃,张银萍,等.体验式学习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xx(10):796-799.

  [8]张桂枝,贾胜欣,何颖曦.体验式学习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xx(6):760-761.

大学生护理论文1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配合与护理的方法与作用。方法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82例的患者,均施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静脉麻醉,按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段给予相应的配合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于静脉麻醉下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6min内均清醒,且无恶性记忆。其中1例术中心率减慢至52次min-1,经静脉给予阿托品0.4mg后得到纠正;2例出现呛咳,经追加丙泊酚后呛咳消失。本组患者无呕吐误吸、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项舒适化诊疗技术,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与围术期的护理对保障操作安全实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无痛胃镜;配合;护理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诊疗方法,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被检查者常会感到咽喉部强烈刺激,甚至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心血管功能不全者由于强烈刺激还可能导致应激反应增强而发生其它意外或并发症。无痛胃镜检查作为舒适化诊疗措施,具有无痛苦、安全性高、利于操作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实施需要麻醉医师的规范操作,还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与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我们对82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者积极配合与护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