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通用】

10 阅读18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二、小学音乐课中有效识谱教学方法

  (一)节奏体验节奏体验方法是识谱音乐教学中较为广泛推崇的方法。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唱名所对应的音高,再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来加强对学生识谱的能力,包含从乐谱中掌握音乐节拍的强弱规律,使得学生可以尽快深入音乐意境,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版中的音乐教村内容较为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村内容来展开教学,使得节奏训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通过对动物叫声的模仿,帮助小学生区分音符与时值的关系。

  通过富有节奏性的大自然声音,引导学生增强对音乐体验及感悟。通过类似活动的节奏体验训练,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升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及识谱能力。

  (二)器乐演奏器乐的演奏是提升小学生识谱能力的良好手段。教师在演奏前可鼓励小学生清唱唱名,教师再加以乐器辅助,使小学生依据器乐本身的音高来进行自我调整,潜移默化中建立相关音高及音阶的听觉记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谱能力及歌唱水平。在课堂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广泛应用钢琴乐器、电子琴乐器、口风琴乐器、手风琴乐器等,来进行对学生音准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摸索乐器的音高,帮助学生识别乐器音高所对应的唱名,提升小学生对识谱教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手势运用运用手势是较为良好的识谱辅助方法。柯达伊手势语可以通过7种不同手势来展示7种不同唱名。学生首先要熟悉柯达伊手势,通过手势变化来明确唱名的音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高、音程的旋律多加以把握。

  比如,针对不同年级段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唱名编制成儿歌并加以手势辅助。通过儿歌的朗朗上口来增添音乐识谱的趣味性及新颖性,帮助学生将唱名音高与手势相结合进行记忆,一方面体现了识谱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避免音乐知识的枯燥现象,激发小学生对音乐乐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识谱理论可以寓教于乐,更易于小学生接受。教师也可以通过改进游戏,使得游戏结合音乐元素来开展,类似击鼓传花游戏教学。可以通过音乐唱名的穿插,来增强小学生对音符唱名的识别能力。柯达伊手势一般情况多用于辅助音阶方面及音高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音准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提高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识谱教学的.效果。

  (四)多媒体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让枯燥的音符变得生动起来,帮助学生形象掌握读谱知识。通过7种多媒体卡片及相关节拍卡片,帮助小学生分析渗透歌曲,引导学生读谱唱歌。另外,还可以增添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得识谱教学由重于理论向视唱实践方面推进,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及反应能力发展。

  多媒体方法也是识谱教学的另外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小学生进行视唱方面的练习。比如,在音程与音准、节奏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将音符卡片穿插于空白小节中变为曲调连接的视唱练习。音符卡片的来回变动可以形成新的曲调连接让学生通过反复变化的视唱练习来达成强化识谱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音乐创作潜能。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卡片的视觉反映来进一步提升乐谱识别能力,最终识别能力转化为发声动作行为,使得学生在一系列动作反应中,提升自身智力发展水平。

  三、结语

  识谱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日常音乐教学上的不断积累。通过节奏、器乐、手势、多媒体的有效方法开展,使得小学生的识谱能力获得有效提高,从而增强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小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得到良好培养,最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音乐教肓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小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小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少年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忽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