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抗策略。就是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某些领域或市场范围内特别是新业务领域与竞争者对抗。虽然进入中国的是国外较大的银行,但它们在资金分配、业务范围、网点分布等方面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国有商业银行又具有网点、业务功能、人才等优势,完全可以与外资银行进行较量。在国内市场上,外资银行的竞争就是要在某一关键点上以强胜弱,那国有商业银行就应将尽可能精、尽可能多的“兵力”派到关键点投入战斗,加强市场调研,寻找好企业、好产品、好项目,进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使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是加大外币存贷款、国际结算等业务的竞争力度。据上海的情况反映,1998年以来,每进来一家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比重就要下降1个百分点(注④)。外币贷款业务更是让外资银行占据了优势地位。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抓紧学习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对有外币存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的各类企业进行分类攻关。对于民族工业应积极扶持,确保其需要金融服务时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三资企业,重点维护,加强和巩固与这些高质量客户的联系,避免客户资源流失;对于外国企业,通过提供人民币业务和其他配套金融服务进行拉拢,争取让其考虑到中资银行办理更多业务。
二是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倾斜;要按照因地制宜、规范管理、落实担保、防范风险的原则,进一步拓宽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的服务领域;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要支持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资。
三是加大消费信贷拓展力度。有资料显示,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1997年底的贷款总额中,消费者贷款所占比例高达61%,而同期我国商业银行这一比例却不到3%(注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消费水平和金融意识的普遍提高,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加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具有风险小、回收率高、发生坏账情况少的特点,其必定成为外资银行关注的热点。上海、深圳的外资银行已开始在这一领域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营销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力度,大幅度提高对消费者的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从而使我国的银行在外资银行批发零售业务展开全面竞争的态势下不至于措手不及。
四是加大网络银行开发运用力度。电脑网络银行的开发运用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也是未来银行竞争又一主战场。国有商业银行应集中科技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形成可与外资银行先进技术相抗衡的局面。
五是加大对中小潜在优质客户的倾注力度。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大企业身上,而忽视对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的挖潜、培养和稳定工作,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必定会在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群体上倾注较大的注意力。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对它们的倾注力度,争夺这一潜力无穷的市场。
(二)营销策略重点。根据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潮流及营销现状,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市场营销策略重点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引入“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要把市场营销理念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客户是宝贵资源,市场营销就是通过最好地开发和维护客户资源而达到盈利目的”的观念,克服营销就是推销产品、就是广告宣传的低层次思想,全面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并在银行全员上下不遗余力地进行灌输,使其体现在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要把营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各部门、多兵种协同作战;要把营销作为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充分调动银行内部各个层次员工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营销合力。
2、充分结合流程再造和组织整合工程。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序幕已经全面拉开,机构扁平化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加之业务经营数据的全面联网联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将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重造。银行市场营销要充分适应和借助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压缩精简后台部门和管理层次,充实提升前台部门和客户经理队伍,最大限度减少业务处理环节的内耗程度,增强点对点、面向客户的服务功能。同时,在机构设置上增强对黄金客户和潜在优良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服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