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资采购环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影响物资批量采购的效能作用,而物资采购本身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较大,物资管理的信息交流和利用网络技术从多渠道、多方面收集物资流的信息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原理,这样极可能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长此以往,企业最终无法正常运转而退出舞台。
4)库存物资积压和浪费严重,施工企业采购的物资种类繁多,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所牵涉的物资数量也不同。但是,当一个工程项目竣工后,剩余物资则进入库存,若库存的物资管理不能清晰地反映真实情况,就会出现库存积压和浪费,无形中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流失。
5)物资人才缺乏。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不足,现代的企业中,虽然都成立了物资部,可是大部分的企业将该部门放在了次要位置,不去引进专业的物资管理人才,而是通过岗位之间的调整或兼职该项工作;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很多人认为,物资管理就是一个跑市场买材料的工作,当面对大宗物资采购时,还是原始的当地市场询价方式,这样就无形中缩小了市场;三是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习惯性靠经验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3加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及职责划分。如果在思想上认识不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那么想做好物资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加强培训,提高各层次的物资管理意识,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公司的分管领导,物资部长、成本部部长、项目经理及副经理和项目上的物资管理人员;其次,物资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四级管理体制,按照管理权限,各级物资管理部门各行其职;最后,引进专业的物资管理人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物资进行管理。
2)做好物资成本预算。物资成本预算是工程启动前的首项工作,根据施工调查,合理选择库房的选址,根据合同数量或施工图数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结合现场、市场情况,计算清单子目测算的项目需发生的正常成本;根据标后预算中发现的有关线索,结合现场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成本支出、增加项目收入的措施,以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成本及变更索赔工作,从而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3)物资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合格的物资供应商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合格物资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根据“谁采购、谁调查、谁评价”的原则,真实有效地做出评价,经评审不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不合格物资供方名录》,限期内不得使用,以保障工程质量。
4)物资采购管理。针对大宗物资的采购,要积极利用招标采购、战略采购、网上竞价采购等方式开展采购业务;针对不适宜招标采购的物资,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制定相关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例如:材料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不得随意在合格供应商以外进行物资采购,对现有合格供、经销商之外的任何单位,如果未按正常程序进行考察,均不得参与投标、比价、供货等。在源头上、过程中及质量上做好监督管理,杜绝裙带关系户进入。
5)物资的检验和验收工作。采购的物资一般都是直接发往施工现场,项目上的采购员和库房管理员负责验收,验收原则:谁验收、谁负责。验收人员必须2人及以上组成,条件具备的可通过视频监督物资验收过程,验收人员现场填制《进场/入库物资验收登记簿》,验收内容包括数量、外观质量、检验报告等内容;物资验收必须实行实物验收,严禁材料虚进虚出。针对质量不明的物资,须把材料送到第三方检验中心进行复检或相应的实验。验收合格的物资进行签字确认并登记入库。
6)物资的使用和盘点。项目部必须建立有权领料人制度,一只作业队可以有1~3人具有领料权限,并登记领用材料清单。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处理物资基础业务,建立在物资信息系统建立与工程技术部门相对应的工号、作业队、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并进行台账处理。物资发放时,必须先利用物资信息系统填制领料单,领料单的内容必须填写齐全,特别是“工号名称、领料单位名称”以及“物资名称、单价、数量”等重要信息必须填写准确后进行打印,实施发料后,领料人(有权领料人)当即签认,严禁事后补签或代签。领料时实行“出库列销”,费用一次性列入成本,同时建立单位工程物资消耗台账和施工班组领料台账,做到一个工号一本账目,领料台账、领料单分班组装订成册,做到一个施工班组一本台账。项目部每月末由项目分管副经理组织人员对现场物资进行实物盘点,对盘点原始资料共同签认有效,严禁以账面库存数量代替实物盘点数量。物资盘点与项目收方、结算同步,库存盘点不仅包括库房及料场的原材料库存,还包括各工号、各工序未投入使用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