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风险及其策略
一、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
企业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会计系统内部不可控的固有风险,主要包括: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规章、制度及准则等出现“滞后性”,在其指导下计量的会计数据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2)在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等会计假设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会计活动的风险水平;
(3)会计报告结构上的不断变化,使会计面临更高的风险水平;
(4)会计期望差的存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会计风险水平;
(5)企业内部控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6)大量使用的估计与判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变成相对的;
(7)计算机系统可能对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害——会计电算化风险。
2.主观因素在会计系统中,由于会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局部利益驱动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风险的生成、发展、后果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或把握失准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从而酿成各种损失,其中最常见的是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一是由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而产生的技术风险;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属于无意的,而道德风险则是有意的。
二、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从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可以看出,企业运行中的会计风险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对于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工作也必须全面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
1.完善会计法规建设基于会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不断补充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使之更加适应环境变化。一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促进《会计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二是加快《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建设,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三是在对现行的会计准则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与国际惯例相互协调、同时又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会计准则,增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2.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让每个新员工在任职第一天就把好自己的.风险关。其次,也要对管理层和领导者进行风险防范教育,使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工作水平,并督促和检察员工的防范工作,使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维,在遇到风险时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最后,要对每个领导和全体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有充分的学习和理解机会,深化自己的防范意识,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3.提高防范会计风险的技术手段会计部门更应该充分利用和使用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使会计工作更加准确。例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会计电算化的广泛运用,必须通过运用会计信息技术防范会计风险。利用信息技术将内部会计控制程序嵌入到内部会计控制各个环节中,加强对会计记账、登账以及报表输出等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把会计工作全过程的每项业务都置于会计信息系统中,授予不同岗位会计人员的操作权限,设置多级安全保密措施,使操作人员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4.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在对会计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地位不可替代。一套设计合理、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使各部门互相监督、相互制约,可以保证业务活动按适当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在适当的账户,使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经过适当的授权;保证账实相符。此外,借助外部监管部门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外部监督指的主要包括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社会监督是依靠社会中介结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做出科学的监督结果;国家监督则主要是依靠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所执行的监督与管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