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的论文(通用9篇)

6 阅读12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总体来说,两宋时期陶瓷制造业发展有两大特征,一是南北瓷都在发展;二是官窑,民窑都在发展而元瓷发展则集中在江西景德镇发展上。其主要工艺是青花,釉里红,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陶瓷工艺得以充分完美结合。这是景德镇瓷工艺重大贡献。而且元代还烧制高温卵白釉、红釉、蓝釉。

  元代是整个古代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起着承前启后重要作用。此时,源自宋代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弟窑)、德化窑等名窑相继发展。其中,景德镇窑开始使用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法”,使得二氧化铝含量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烧成温度由此也得以提高,烧出了颇具气势大型器物。元代还烧制成功了卵白色“枢府”釉。景德镇在白瓷高度发达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二次烧成高温釉下彩技术,使得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制造史上又一个高峰。

  到了明朝,中国制瓷业已形成景德镇瓷器一方独大、独领风骚局面。主要瓷器品种为:青花、釉里红、五彩、珐琅彩、粉彩以及各种单色釉。器物种类空前丰富,装饰手法与题材也到达了空前繁盛。其突出代表要数五彩冰梅蝶纹瓷瓶了。圈足与瓶颈装饰带采用红绿相间民间抽象、写意表现手法,与肩、腹、腰部冰梅蝶主体纹饰形成强烈对比,色调雅致而明洁。这里值得一提还有晚清时期紫砂工艺,尤其是浙江宜兴地区紫砂壶。宜兴紫砂壶制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文人雅士积极参与加入,这种文人直接参与工艺美术品制作盛况,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因此紫砂壶制作与书画关系也就显得更为密切了,这也是了紫砂壶制作更加文人化历史根源。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不但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发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奇葩。“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中,我们既可以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剪影,也可领略到每个历史时期美学思想和审美感受差异。

  美术的论文8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工业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装饰语言。

  中华传统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设计元素中充满生命活力之美。纹饰里面的动物纹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原始的图腾。如夔龙纹、夔凤纹等,都是根据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等演变而来的,风格怪异,并且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标记。

  龙纹是中华民族最吉祥、最神圣的纹饰,它的形象不是在青铜器上才出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龙的萌芽。在青铜时代,龙的真正形象出现了。凤最初的形象是玄鸟,和龙一样,它也是上古人民想象出来的一种动物,也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神鸟。但是这里的凤纹变化极多,可与夔龙纹相媲美,也给人一种神秘感。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这一深厚底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不仅对西方的绘画产生了影响,而且在家居装饰,室内设计等多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

  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威尼斯派画家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30-1516年)所作的《众神聚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的写照。画中值得一提的是诸神所用的器皿,均是中国宋代烧制的青花瓷,繁复精美,可见当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名声远播以及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拜和神往。

  现在国际家纺市场上流行的“中国元素”设计,从某种角度说它是根在中国,生长在西方的一种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元素”设计在西方特别是欧洲的出现和流行,也并非是近年来的一时之兴,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和“中国元素”的最初接触,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前古罗马人对中国丝绸的憧憬。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回国后将中国丝绸中的龙、凤凰、麒麟、玄武等幻想怪兽图案介绍到西方,继而被欧洲丝绸业者的大量采用。十八世纪法兰西创作了更多洗练优雅的“中国元素”的丝绸图案,丝绸上出现了仙山、幽林、亭台水榭、龙凤呈祥、花鸟草虫、折扇瓶罐等中国风情的图案。创造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