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旅游产业对民间音乐的发展艺术论文
旅游业能够为地方民间音乐提供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
以鲁南大鼓为例,鲁南大鼓主要流行于泰安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乡村和城镇。鲁南大鼓主要是一人右手持钢板,左手敲大鼓进行说唱的一种鲁南民间曲艺。在演唱形式上与山东大鼓相似,并同时吸收了鲁南地方戏的唱腔,使其更具有鲁南地方民间音乐的特色。它通俗易懂又具有故事性,在乡间街道深受百姓喜欢。在物质和文化条件比较匮乏的乡村,欣赏鲁南大鼓是老百姓们普遍的娱乐方式之一,然而现如今,即便是地地道道的鲁南人,恐怕已很少有人听过“鲁南大鼓”。近几年来枣庄市在深入挖掘本地特有的艺术文化,加大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将鲁南大鼓设为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台儿庄古城等旅游景区作为平台,不断向外推广,鲁南大鼓经常被搬上演出舞台,台儿庄古城内也设有鲁南大鼓的固定表演场所。来景区旅游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这使鲁南大鼓传播范围和受众人群得到了扩大。如今鲁南大鼓的表演已经成为台儿庄古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令鲁南大鼓这种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一个新的机遇。
旅游业能都促进民间、地方音乐品牌的打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引力来源,旅游的不断发展需要汲取优秀的文化,地方民间音乐自然也囊括其中,台儿庄古城在其兴建发展的过程中,着重打造属于自己的地方音乐品牌,使地方民间音乐不断进行革新,在保留其自身特色的同时,又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柳琴戏便是其代表之一,柳琴戏广泛流传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枣庄地处山东、江苏和安徽交界地段,这种南北接壤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北唱腔互相交织碰撞。枣庄柳琴戏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了刚柔兼济的独特唱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戏曲逐渐陷入低谷,戏曲不在成为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柳琴戏也不例外①,地方戏需要面对新的挑战,谋求新的发展。将柳琴戏搬入古城内,在保留其具有特色唱腔的同时,在编导、音乐、舞美、表演等方面都大胆进行了艺术创新和改造,吸收了现代的表演理念和表现手法②,使柳琴戏成为更加通俗易懂,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音乐。市场化的运作,艺术形式的创新,社会的广泛参与,使柳琴戏的发展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旅游业能够带动不同形式的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播
旅游的本质是人们对一种文化的`认同,而这种文化可以涵盖在旅游的方方面面,音乐文化也是一样,它可以贯穿在旅游的全过程中。例如景点设置的休息区内播放制作好的具有枣庄地方特色,不同形式、体裁的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枣庄风光音乐片、台儿庄古城音乐宣传片等音像制品。在景区内,我们也可以在古城内建立枣庄民间音乐、戏曲博物馆,展览当地优秀的年间音乐和戏曲音乐文化,如以运河号子为代表的运河文化展览馆的建立。离开景区时,不同的地方民间音乐纪念品,如 CD,唱片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旅游业在促进地方民间音乐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旅游业对地方民间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这是不可置否的。同时,在将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地方民间音乐的一个切入点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旅游业与地方民间音乐发展密切结合时的一些问题。
(1)科学的开发地方民间音乐的优秀资源。众多周知,景区内吸引游客的关键是旅游产品的特色,民间音乐特色自然也包括其中,在开发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更多的音乐形式,使其满足广大人民的情感诉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可以在遵守其固有规律的前提下积极的进行创新的探索,使其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将地方民间音乐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
(2)旅游产业管理部门要有相应的观念意识。民间音乐文化在旅游业中能否得到充分的重视、开发、利用和合理的配置。这与旅游业管理部门将旅游业与民间音乐紧密结合的观念意识息息相关。一方面,旅游业管理部门应与当地的艺术团体,大中专院校密切合作,挖掘民间音乐人才,使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含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将民间音乐渗透到各种旅游规划、景点建设中去,例如台儿庄古城在2012年九月成功举行了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这不仅使当地的鲁南大鼓、柳琴戏、渔鼓等优秀的民间音乐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向外推广,使其自身丰富发展。也体现出了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地利用优秀的资源将地方文化传播出去,大力弘扬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