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会计和执行性管理会计,它履行着更加广泛的职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集中表现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三个方面。解析过去即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改制和延伸,以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控制现在即严格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之按决策和预算规定的标准有效地动作。首先,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须先通过决策程序确定最优方案;其次,对所选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第三,为促进全面预算的实现,需要进行指标分析,形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并以此作为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标准;第四,各个责任中心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纪录和计量,作出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目标对比,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及其有关人员的工作成本;第五,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以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圆满实现。筹划未来即以预和决策的形式,对企业可供选择的有关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以便选出最优方案。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和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预测的内容主要有销售、利润、成本和资金,预测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则是维持这一体系运转并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不做忠臣做良臣的历史典故
1历史典故
魏征,不同于唐朝大多数开国元勋的战功彪炳,甚至曾经是当年唐太宗皇位争夺者李建成的拥趸,因此在其辅佐李世民的过程中,少不了会受到一些朝臣的诟病。据史料记载,曾经有朝臣向李世民进言,称当时身为尚书左丞的魏征“举贤不避亲”,李世民虽然已经调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却依然对魏征进行了一番敲打。耿直的魏征对皇帝说“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指出了君臣之间理应相互协助、相互信任,在面对国家大事的时候需要秉公处理的必要性。紧接着,魏征便提出“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的请求,以及“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2的解释,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历史上的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历史上的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己受人称赞,使皇帝受人敬仰,使帝业永昌、万世太平。而忠臣只能使江山和家业败落,身家性命不保,皇帝成为罪首。因此,良臣和忠臣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样精辟的见解可以说从根本上对忠臣与良臣进行了区别。这番话不仅说的唐太宗心悦诚服,也为后世的为官为臣者指明了道路。为臣之道,不是愚忠,不是盲从;而是为了黎明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鞠躬尽瘁。
2典故意义
终其一生,魏征都在用实际行动响应着自己的这一良臣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魏征视作倡导“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第一人。魏征本人秉公执法,公正严明,同时也利用当时的相关礼法纲纪对上至皇帝、下至各级官员的权力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尽自己所能的将个人权力关进法制的笼子。3魏征的良臣之道,是一心为公,绝无私利之道;是勇于担当,绝不推诿之道;是为民谋福祉,不畏强权之道;是直言进谏,绝不阿谀奉承之道;是有原则、有立场,绝不左右摇摆之道。这样的为臣之道,不仅仅适用于魏征,适用于唐朝,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为人处事之道,对当代企业管理同样具备非常珍贵的启迪意义。
二、魏征“不做忠臣做良臣”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
1古代君臣之道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共通处
在古代,国家的治理依赖于君王与一班文武大臣的协同配合,通过相关政策及决策的制定,对国家运转的秩序及方向进行管理与规划,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管理依赖于管理层与基层的共同努力,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市场形势制定企业经营方针,共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