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设计阶段的成本动态控制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75%~9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25%~35%。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一般仅为5%~12%。可见,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要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设计人员素质,加强设计人员经济意识。
(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方案竞赛,可以同过对一个工程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应用价值工程优选方案。
(3)推行限额设计。也就是在保证工程实体功能的前提下,按分解的目标成本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变更,保证目标成本及分解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被突破。
(4)推行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在保证项目市场定位和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5)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或避免施工时的变更造成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窝工、返工和工期延误。
例如:某房地产项目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后,成本控制部门对前期项目经济指标进行分析,18层住宅钢筋含量平均为58kg/m2,成本部门会同设计研发部门经过同类项目的市场调查及参考造价站发布的同类工程经济指标,认为含钢量调整为42~45之间较为理想,设计研发部门与设计院共同进行了优化设计后,含钢量降为42kg/m2,该项目开发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住宅,经此一项就可降低成本三千多万元。
4 实施阶段的成本动态控制
施工阶段是项目开发周期中耗时最长的一个环节来,所以开发商应重视对施工阶段成本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因此,成本管理 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包括事前管理、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及后成熟期成本管理,同时在项目的全过程中,坚持实行动态控制。
4.1 实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事前定价,把成本控制工作重心前移。对承包商进行考察摸底,寻找潜在的有实力的承包商,以获得竞争性合理低价。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提前的预计,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职责不清、影响造价、延误工期等因素进行事先约定,尽量减少承包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进行索赔。
合同签订后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首先划分已发生成本和待发生成本,一个项目刚开发时的已发生成本较小到完全竣工后待发生成本较小的状态,体现了开发进度;已发生成本中分为合同性成本和非合同性成本,而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未结算成本和已结算成本,未结算成本指合同正在执行当中,没有定案。目标成本进行逐层分解,管理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动态、及时地全程监控,对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当某一分部发生的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时,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如: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调整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制定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优化设计、优化施工方法等。
例如,某房地产项目,在工程动工后,因有关部门对渣土外运严格管理,渣土外运单价上涨较大幅度,成本部门测算土方工程将突破目标成本,成本部门提出桩基工程采用包清工,管桩材料甲供,有效降低了桩基工程成本;设计研发部门与设计院配合,对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进行了设计优化;采取以上措施后,该项目正负零以下工程总价低于目标成本。
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分为施工技术方案的变更;设计缺陷造成的变更、材料和设备的品牌、性能、规格参数的变更;工程规模的变更;功能定位的变更;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功能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应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工程、设计成本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权、分工,对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作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判断。变更发生后,应及时办理签证,特别是隐蔽工程,尤其要强调签证的时效性,造价人员要根据施工合同及时认真审核。
4.2 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成本
材料设备费用在工程建安造价中约占70%,控制材料设备成本十分重要。在目标成本确定阶段,根据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营销定位,对材料设备已经有了大致的档次定位及成本 估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确保不突破前期预算。成本控制部门应建立材料数据库,对大宗材料设备订货应采用招标形式,采用集团采购,以获得竞争性低价。此外成本控制部门还 应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寻找可替代材料,在不影响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