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统计学护理:使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士s),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比较:观察组在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用药依从性等症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FEV 1, Sp02高于对照组,哮喘积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胸闷、咳嗽以及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还未能够对哮喘病进行彻底的根治,但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利于治疗的行为,较好的控制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带病期间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20世纪推行的一种融入了成效管理概念的新护理管理模式,其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是近年来最佳的护理方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发现其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内容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和具体护理行为一目了然,避免了传统护理的弊端,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周明对50例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冯广华的研究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明显降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了满意度。张岩等人的研究也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哮喘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哮喘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增大,临床疗效增强。
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内容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护理的计划,系统、规范、分期分阶段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传授哮喘保健和自我护理知识,使其积极的参与自身护理中,提高了病情的管理能力,同时有效监督了诊疗护理过程。结果显示,观察组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高,肺功能好,症状改善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