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德当代美术教育比较与分析
一、美术学院的概况
我国自上世纪末艺术院校扩招以来,美术专业的在校学生大幅度增长。除原有的八大美院外,目前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美术专业或科系。一时间美术专业似乎成了社会上的热门专业。
八大美术学院集聚了中国最优秀的美术生源,自身的办学实力快速增强。除此以外,扩招的原因还在于很多学校和师资等的办学条件是欠缺的,国家希望中国教育有更广远的发展。但扩招速度过快,有的学校在大规模地扩招后,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没有跟上。
这种扩招解决了以往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例如扩招前的中央美术学院,每年只招三四十个学生,而往往老师数目比学生还要多,但是扩招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毕业生大大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在德国没有所谓的美术高考热,基本上德国的每一个联邦州都有一个美术学院,有20所左右都是公立院校。艺术、电影和音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艺术的发展,培养大学生从事艺术和艺术教育职业的专业资质。目前有33000名学生在57所公立院校和获得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注册就学。
二、学前美术教育与入学考试
在我国,因高校美术专业的扩招而扩大的是考前的美术培训教育。规模扩大了,但入学考试的内容并无多大变化,基本与西欧美术学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类似。由于人数的增加,体制的日益繁杂,使美术学院选拔学生变得越来越复杂。今天学生们的艺术气质和潜力已经被量化为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分数。这是一种无奈的尴尬。不仅对教师们是一种无奈,对学生们也是如此,究竟其中有几个学生是真心热爱艺术和准备投身艺术的?归根结底,升学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艺术的目标,家长们俗称“曲线救国”。
在德国,基础教育阶段,并不是以应试为目标,美术课的重点在于用艺术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与普通专业招生名额充足相对的是美术专业、艺术专业招生名额的吝啬,这是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在德国只有艺术专业有入学考试。在其他各专业基本能保证适龄高中生入学的条件下,还如此吝啬艺术专业的招生,这和我国形成鲜明对比。以我就学的卡塞尔艺术学院为例,每年仅招收不到200名美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其中学习造型艺术,也即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学生人数仅10余名。
就读艺术、电影和音乐学院的学生必须有突出的艺术才能。这个标准比入大学之前的学历更重要。
每年三四月份是德国美术学院入学考试的时间。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会抽出二到三名教授主持入学专业考试。考试基本只有一个按照不同专业特点给出的命题作业。有的学校只需要考生提供一个专业作品集。接下来教授们通过现场作品的审核和口试现场决定录取名单。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在相关专业的潜力和创造性,而不是基础能力,因为他们的考生在入学前都是“不会画画的”。
与我们美术高考之前,主考教师需要回避,相反的是德国的教授都需要开设接待日,来接待考生的咨询,通过作品了解考生的实力,这里不是走后门,而是通过双方接触增进相互了解,学生们选择适合的教授,教授选择适合自己方向的学生。录取完全是教授的个人选择或小集体的决议。德国的高校非常强调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在获得完整高中学历的前提下,只有一门专业考试。 "
三、艺术学院的办学目标
中国的国情是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需要如此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另外,艺术的繁荣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只有在社会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对艺术人才的大规模需求。现在的中国还在发展期,每年这么多人毕业,当然会形成恶性竞争,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这种入学的目的性(就业)和毕业之后的失业的结果带来的彷徨,一定程度上源于扩招,源于没有明确办学目的。
德国的高校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学是一种精神,在美术教育领域反映得更加明显。学习艺术是一个艰难的旅程。社会的需求毕竟有限,即使是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德国。德国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尤其是学纯艺术的,大多数毕业之后靠打散工或者家里接济生活并维持创作。而与此相比,很多中国的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是很失落的,因为和他们的期望值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