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护理学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关于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论文

  【摘要】目的结合实际病例探讨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的治疗效果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3月收治的1例眼表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板层角膜移植的治疗过程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术后3天出现早期角膜水肿等炎症反应,术后7天炎症反应消失,术后1个月植片透明,出院复诊期间未出现角膜溶解、感染等迹象,通过有效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有效地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后逐渐与自体角膜组织整合为一体,修复损伤角膜,最终形成与正常角膜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并可达到基本透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有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手术的成败极其重要,正确详细的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可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手术失败。

关于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论文

  【关键词】生物工程角膜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我国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角膜盲已成为第二大致盲原因,因角膜病变导致失明的患者数已超过400万人,占盲人总数的1/4,并且仍在进一步增加,其现状是发病率高,复明率低[1];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角膜移植术手术是达到治疗角膜疾病、提高患眼视力、恢复解剖结构和改善外观的'唯一治疗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角膜供体材料严重缺乏,首先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国人捐献意识淡薄;对于死囚角膜来源,2011年3月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杰夫在全国人体的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总结会上做出了“取消死囚器官捐献”的承诺,这个变化给我国传统的供体取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上只有极少量的国外进口[2],这些原因严重阻碍了角膜盲患者的复明,寻找充足的角膜供体是解决我国角膜盲问题的关键途径。2015年,由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等机构的专家共同积极研究开发的生物工程角膜,即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应用于临床,该生物工程角膜利用特定动物的角膜经过脱细胞、去抗原和病毒,并保留了天然角膜复杂的多层结构与良好的整合性,保护性,透明性,折光性等功能,可以替代人角膜供体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临床困境,为我国400万乃至世界6000万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的希望。通过对我科室2017年3月收治的1例行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的眼表热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进一步认识生物工程角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临床

  患者,男,56岁,患者于22天前左眼不慎溅入铁水,自觉眼疼痛、视物模糊,伴眼红、畏光,不伴有头疼。恶心、呕吐等,自行大量水冲洗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眼表热烧伤(左眼)角膜溶解(左眼)”收入院,拟手术治疗;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0.12,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密度高,玻璃体轻度白色点状混浊,视盘边界清,色正,黄斑中心凹反光(-)。左眼混合充血(++),下方角膜自3点~9点位可见月牙形角膜溶解,最宽处约4mm,深达基质中层及深层,下方显著,病灶周围呈淡灰白色混浊,前房深浅适中,房闪(+),瞳孔圆,直径约3mm,光反射存在,晶状体密度高,余眼内结构窥不清。眼压:右眼10mmHg,左眼TnmmHg。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心电图、血常规、血糖、凝血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3月16日在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表面麻醉下行板层角膜移植(生物工程角膜)+羊膜移植术(左眼),术中沿角巩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分离结膜下组织,用刀片剖切相应部分周边角膜的病灶组织达角膜深基质层,制备5×10mm;大小月牙形植床;将脱细胞角膜基质材料制备同等大小的角膜植片,修整植片与植床相当;将角膜植片置于植床表面,以10-0缝线间断对位缝合角膜植片与植床,见植片和植床贴附良好,层面无积水、积液,修整缝线,并将线结埋于角膜板层中;取复水羊膜约10×10mm置于角膜表面,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固定羊膜植片12针,见角膜和羊膜植片贴附良好,层间无积水、积液,10-0缝线原位缝合结膜切片;术毕,结膜囊内点妥布霉素塞米松眼膏,加压包盖术眼,患者安返病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