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组合作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学,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完后进行实验,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增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观察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和冲突时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在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音频等进行导入、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是课外拓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地设计教案,有针对性地对生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缺点进行积极改进,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家园共育,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积极表扬,积极告诉家长,对学生投以肯定的目光,教师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将时事政治与生物教材相结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多元化思维,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瑞梅.创设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年02期.
作者:龙华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
生物新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并且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智慧的教育不在于将多少学生送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尽其所能地高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这种开发在当时一定不能带着掠夺的色彩,在以后也不会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开发只能是绿色环保的,只能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一、创设情境——开发创造潜能的基础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生物。教师应以生动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高效创设情境,或模拟情境,或实体情境,或推理情境,或操作情境,或想象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情境,使生物教学贴近学生,因感受、感悟、体验真切而产生亲切感。生物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可以看到、可以想见、可以捉摸、可以应用。
创设的情境要注重营造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通过情境的强化,即生活的展现、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语言的描绘、图画的再现等高效策略,择其相应的睿智运用,或音乐、图画、角色扮演同步,或音乐、图画并举,或角色扮演、实物演示合二为一等等,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如执教“蒸腾作用”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有人作过统计,农民伯伯们培植的玉米,每棵一生就要吸收水分二百千克,然而只有百分之一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学生会大胆猜测百分之九十九的水分到哪里去了,通过思考、讨论、探究问题的根源,学习动机在其间被不断强化,智慧得到了启迪,创造潜能得到了高效开发。
二、主动参与——开发创造潜能的核心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教出发变为有利于学生学出发,既根据教材更依据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而制定生物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既具有开放性又有多样性,既有生成性又有激励性。即教师要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不同情况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教学目标,以逐步达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终极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情况,如兴趣、情感、态度的变化,知识汲取与理解、技能掌握与运用的状况,灵活机动、睿智高效地调整教学目标,并能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保障生物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