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分析论文
摘要:文章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提出了六点策略,包括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巧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生动性;注重师生互动,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提升教学内容关联性;管理好课堂纪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考核。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案;多媒体教学
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的高中生物是理科生必修学科之一。高中生物、物理、化学均属于基础自然学科,这些学科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涵盖范围广、容量大、结构性强的特点,这对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无疑是个很大的考验,因而,很有必要提高教学效率。
一、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在高中,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何将这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利用起来,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案反映了一堂课的总体走向,其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进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情感表达及知识难易点。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案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1]。例如,在对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这一章节进行备课时,可以简单罗列每节的难易点,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就可以简单提及后面会涉及的难点,让学生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大致的印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生动性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学科,许多自然现象、生物体结构如果只通过黑板和口头教学,便不能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由于实验仪器的缺乏、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学生都不能亲自动手操作[2]。如“植物组织培养”“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比较抽象的实验,如果按照传统的口授讲解模式,教师的讲答并不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实验的有效理解,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痛苦。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一边演示实验过程,一边讲解知识点,让那些抽象复杂的、单凭肉眼看不清的实验细节更加直观形象地显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教学效率。当前,中国国内的大部分高中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且很多网络平台如微课、新东方等都会在网络上分享教学视频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便利的设施和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和扩展,完善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三、注重师生互动,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教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两个环节需彼此配合,相互接纳,只要一个环节发生了中断,就会导致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两个环节相互契合就可达到事半功倍[3]。因此,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懂得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授知识点上。例如,有时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时教师不能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学生就应该无条件接受自己的看法,而是应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辩论的方式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个人观点与生物理念的交织碰撞之中,这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生物素养。
四、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提升教学内容关联性
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严谨缜密的教学框架,能够把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并串联起来,精确化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4]。生物学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学科,它的每一章、每一节都不是隔离孤立的,生物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利用迁移、比喻、联想、拓展的方式加强生物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掌握这种关联性,从而实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利用。例如,在整个必修课程中,细胞、基因、环境这三者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讲解时,应避免单一课程的独立教学,需要把三者联系起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鲜明而深刻的知识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