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研究者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人类孤独症中突变基因的小鼠同源基因进行敲除与突变而得到了许多基因突变小鼠[9,15,16,18,19,24]. 对这些基因突变小鼠开展了上文提到的多方面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包括神经发育、突触形成与传导, 以及行为学上的分析等。 但是对于怎样用啮齿类来模拟人类的复杂精神疾病症状始终是研究者反复探讨的课题[31].是否可以用更接近人类的非人灵长类来制作孤独症模型便成为了孤独症研究领域的挑战。 近年来, 新型快速基因编辑方法的出现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操控基因提供了可能。
2014 年上半年, 中国科学家陆续报道了利用非人灵长类制作疾病动物模型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同济大学孙毅教授的团队及本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的团队都报道了利用 TALEN打靶的方法得到了与瑞特综合征及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密切的 mecp2 基因突变食蟹猴[32,33]. 其中, 本实验室与孙强研究员的工作发现, 携带mecp2基因突变的雄性食蟹猴出生后死亡, 大脑组织中检测到显着的 MeCP2 蛋白缺失,这些样品为进一步研究 MeCP2 在灵长类大脑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材料[33].
4、孤独症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孤独症是一种异常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 其病因呈现出遗传上的异质性, 对神经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 同时让我们认识到, 人类的复杂社交行为有可能是通过复杂的神经环路来调控的, 并且为深入认识人类社交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接下来, 还需要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及整体动物水平上深入探讨孤独症相关基因突变究竟怎样影响哺乳类大脑的功能性联接与功能。 还需要在多种动物水平构建更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基础研究。 只有对孤独症的神经基础有了进一步认识, 有效的药物及物理干预方法才有可能出现, 这期待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共同完成这一神经科学与医学上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