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范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3我国企业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技术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企业的技术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没有将技术管理工作系统化,因此无法对技术管理成效进行评价,无法帮助企业分析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能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3.2技术管理更侧重研发而非管理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是从技术岗位提拔起来的,因此技术管理人员既参加管理,也参加技术研究,甚至更侧重于技术研究。这种技术型的管理人员往往不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在技术人员的位置,从技术人员的视角看待企业管理的问题,再者就是很多技术型管理人员仍忙于技术研发,用于管理的时间有限,疏于管理甚至不愿意管理,无法有效整合企业技术资源,做到整体最优。

  3.3缺乏适当的考核与激励

  我国企业技术管理缺乏适当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技术研发属于创新活动,无法准确把握完成时间,从研发到获得收益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无法实现的收益相结合。二是技术本身就难以界定,因此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较难。三是技术研发多为团队共同进行,在考核时不能完全将个人从团队中分离出来,既要考虑个人工作分工,又要考虑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由于技术管理以上特点所限,我国企业技术管理考核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一些企业就平均分配,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是从以前的国营体制下转变过来的,这些企业的管理体制,特别是用人体制沿袭了过去的国营模式,招聘或解聘员工都存在一些困难,这就导致企业对员工的惩罚手段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对某些员工的消极态度束手无策。在考核制度的建立上也无法放开,左右为难。

  3.4技术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企业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很低:一方面,仍有一部分企业完全靠手工来完成文档管理、人员管理、资源控制等各项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另一方面,尽管一些企业拥有技术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但大多数是指研发中的开发软件和一些简单的电子化文档保存制度,并非协同作业、同步开发。与研发进度控制等完善的信息手段相比,差距还很大。

  3.5企业对技术管理不够重视

  在我国企业的意识形态中,技术部门就是进行技术研究的,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该把技术研究放在首位,所以技术管理人员从来就是重技术、轻管理,企业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技术管理水平无法提高,反而会制约技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4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4.1熟悉并遵循国家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是国家根据现代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客观需要,根据科学技术原理制定的,是指导企业各种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如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技术操作规程、检验制度等。企业的技术研发应在国家技术政策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少走弯路并正确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为技术管理者应该熟悉国家技术政策,这样在进行技术管理时才有据可依。

  4.2建立企业技术管理系统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整合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等工作,使其能够构成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的结果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指导企业的技术实践工作。这个系统不断循环、更新、完善,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4.3技术管理者应将管理工作放在首位

  技术管理者应将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但是不同层次的技术管理者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高层技术管理者应将90%的时间用于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发展战略、技术人员考核与激励制度、组织协调、目标控制、中层领导的培养等相关的战略性、指导性的企业管理活动。另外10%的时间可以参与到技术研发中去。中层管理者应将70%的时间用于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的管理、团队的建设、项目中技术人员的合理分工、基层领导的培养等更为具体的管理工作,另外30%的时间用于技术研发。基层领导应将40%的时间用于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也更为具体,其余的时间用于和下属一起从事一线技术研发,基层领导是与技术人员联系最紧密的,因此对他们的领导职能要求低一些,而对技术动手能力要求高一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