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细节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的关键。音乐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师只有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细节 音乐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的关键。音乐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教学细节也许是教师的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教学语言,也许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行为组合,也许是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各种行为反应。教师只有关注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才能成就有效教学。
一、预设细节,打造灵动的课堂
教学细节作为一种情境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长与生长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精心创设情境这个细节,可以依于对音乐教材、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音乐教师要善于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寻找学生兴趣点。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内,开始的20分钟为高效期,一节课导入的成功则意味着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课的导入是往往被人忽略的一个细节,好的导入才能适合一节新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巧妙预设导入的细节,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表达的需要巧妙地融进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从而迸发出一句句灵动而诗意的语言。由此可见,细节预设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某些细节进行预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次,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艺术就是情感”,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催化剂,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审美。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喷薄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使学生的情感、心理与之共鸣,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享受音乐的能力和情趣,净化其心灵,塑造其完美人格,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举例来说,教学《热爱地球妈妈》一课时,首先给学生播放大自然遭受洪涝、干旱、海啸等灾害的录象及图片,以《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作背景,描述人类破坏自然遭受自然灾害的故事,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接着深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热爱地球妈妈》,这样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升华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环保的重大意义,并体会到环保应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地做到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个特殊的情景是结合教学内容,抓住了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通过视听结合,以情动人,充分体现了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倾吐独特感受的机会。当学生充分感知歌曲后,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已油然而升,此时让他们演唱这首歌曲,便给学生们创设了倾吐感受和抒发情感的机会,他们的情感便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课堂因此增添了几分灵动。
二、巧妙利用细节,打造智慧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课堂上对细节敏锐的发现,并巧妙地利用常常会成为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形成教学活动中的亮点。
首先,妙用课堂“偶发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教师要敏锐发现、巧妙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寓教育于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