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其次,借助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对于音乐课,适量适度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之所以被传唱多年,其原因是:它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旋律流畅,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等。学生回答踊跃,因课前搜集的资料能在班上展示而兴趣高涨,有一种成就感并形成了资源共享,扩大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社区和家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各种资料,并且对资源进行筛选、编排、评议,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学习了。而且这种学习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是通过努力而得到的,所以记忆深刻并倍加珍惜。

  三、充分挖掘细节,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是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行为的组合,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教师若能挖掘细节,教学活动就能逐步走向深入,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首先,抓住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音乐教学的根本,音乐教学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要素。如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这才是深层次的欣赏。音乐要素为欣赏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使欣赏者感受音乐语言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中理解音乐的意蕴美。

  其次,运用赏识教育。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能使学生们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爱是教育的生命之水,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即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我们的人格魅力所在。

  有一名学生,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倒数几名。因此,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特别胆小,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在一次音乐课上,教师发现她节奏感很好,而且音色也不错,于是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说她唱的很好,如果声音再放开些会唱的更好听。听了老师的表扬,她又放声唱了一遍,这一遍唱完后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教师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后来这名同学的性格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教育家周弘曾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是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拥有爱心和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去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更多地使用赞扬和肯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到安全,得到尊重,受到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让学生们都在艺术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玉云.巧用音乐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音乐天地,2008.

  [2]李春梅.优化音乐教学享受课堂精彩.教育教学研究,2007.

  [3]邢伟.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琼州学院学报,2007.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