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论文格式
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指出该项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或结果,强调这些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3)指出该项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并尽量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

  (4)对该项课题的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其主要的研究方向。

  6.3 撰写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结尾部分的评价要适当,不得超出正文部分涉及的范畴。

  (2)结尾部分要与前言、正文相呼应,但要切忌简单罗列正文中的分论点,或简单重复正文中的结果与分析,也不要“依样画葫芦”地复述前言中已经强调过的课题意义等。

  (3)结尾部分的文字要凝炼,措词要严谨。特别是形成结论的部分,切忌使用“可能”、“大概”、“或许”、“差不多”等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词语。如果研究工作不足以导出明确的结论,一定不要勉强做结论;这种情况下可改而进行必要的讨论,或指明形成结论尚需进一步探讨。

  如果给论文各个部分的写作难度排序的话,我们认为结尾的难度系数仅次于标题,居第二位。很多作者在写到结尾时往往有想松一口气的想法或感觉,这是正常的;但松一口气之后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集中精力投入结尾部分的写作。如果不对结尾部分的写作投入较大的精力,轻率从事,甚至敷衍了事,造成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大幅度降低论文的价值。

  结尾部分的篇幅,一般也应控制在全文的5% 以内。篇幅较小的论文,可以以正文的最后一段自然结尾,不一定非要写上象征性的结尾不可。

  7 谢辞

  谢辞也称致谢。一篇科技论文的写成,很可能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对曾给予自己以指导和帮助的前辈、同事、朋友以及提供实验方便和资金支持的部门,都应致谢。这并非完全出于礼貌和客套,而是讲究科学道德的表现,也有助于互助合作的良好风气的形式。同时,致谢所提供的信息(如某一级自然科学基金或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的课题),对读者判断论文价值也具有参考作用。

  致谢的言词应恳切,实事求是,不要过分。该致谢的不公开致谢,自然是不应该的。但不必要致谢的,也一定不要将致谢“强加于人”。特别是不要无中生有地硬向名人、权威“致谢”。

  8 参考文献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的论点、材料、数据、公式等研究成果的,均应在参考文献中有相应体现。这样做既表明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表明作者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依据,还便于读者追溯查找原文,以了解此项研究领域前人所做的工作。此外,参考文献还是分辨成果归属的重要依据。


首页 上一页 2 3 4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