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选择“雨水花园”地址时,应该地下水位过高场地、低洼场地有效的避开,并在土壤渗透系数高的地块上进行设置、建设。在选择雨水花园地址时,必须要考虑土壤渗透能力,所以在建造雨水花园时,绝对不可以选择坑塘、排水不畅、低洼地段。
(二)土壤方面要求
在建造城市雨水花园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场地内土壤的渗透性。所以,只有保证雨水花园的土壤成本需求,才可以有效的完成设计与建设。其中,砂质土壤、砂土比较适合建设雨水花园,通常石子、石骨子夹沙土、石骨子可以作为一般场地范围内的土壤,其土质透水性好、土质疏松。在检测土壤渗透率时,需要将一个20-40厘米深的小坑挖设出来,在24小时内如果能够渗透完毕雨水,证明可以在此地建设雨水花园。通常情况下,会围绕雨水收集型与雨水渗透型控制要求雨水花园的土壤。雨水集散型土壤会较高的要求土壤构造级别,砂土土质最为优越,土壤成分比例是:粘土不高于25%,并规定渗透系数要高于0.3%,砂土35%-60%,所以在选择土壤类型时,必须要同雨水花园的设计类型结合起来,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
(三)合理的设置建筑结构
主要由5个部分一同构成了雨水花园,从下到上依次为:砾石垫层、砂滤层、人工填料层、种植层、蓄水层和覆盖层。按照雨水花园的不同类型,可以设计成蓄水型雨水花园与渗透型雨水花园,所以可以按照实际类型,将其内部构造设计为防渗型和可渗型两种。在规定了渗透率后,可以同雨水花园相结合,把穿孔管设置到雨水花园底部,然后把雨水排入到市政管道或者水体中。
(四)正确的配置植被
在构造雨水花园时,植被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考虑植被景观性,不断在某种程度将雨水花园的自然趣味增加,并且在增添社区居民生活意境和提升城市绿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植被的抗侵蚀能力和保水固土能力。因为植被的存在,雨水花园会将地表径流大大减少,进而能够把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与粗糙程度有效提升。因为植被根系发达,可以疏松土壤,在某种程度上将土壤的入渗性增强。需要综合统筹考虑雨水花园的植被配置方案,不但要考虑植被的花期、姿态、高度、质感和色彩,还应该考虑其抗旱性与抗涝性,只有一同满足这两方面条件,才可以将这些植被应用到雨水花园的建造中,为了将雨水花园的景观作用和雨洪调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选择植被时,必须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要求:
1.将符合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作为雨水花园建设中的主要植被来应用,外来植被为辅。
2.对植被生长的年限也有规定,最好选择多年生的植被,且兼具抗寒性与抗涝性。
3.尽量对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进行选择,进而能够将雨水花园的季节性和自然性展现出来,
4.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需要根据变化而定,应该按照雨水花园的尺度控制植物种类和数量。
5.尽量应用花香性植被,能够有效吸引蝴蝶、蜜蜂小动物,进而将良好的活动场所为场地创建出来。
三、建设雨水花园的意义
(一)经济效益
建设雨水花园能够将全新的水资源为城市用水提供出来,将城市用水成本大大降低,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以东北地区的四个园区绿地为例,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将雨水花园的雨水收集和应用设施纳入进去。按照污水处理费用及开发区的新鲜水费用对应用雨水的经济效益进行核算。在此,均按抚顺地区价格标准计算四个开发区的雨水应用量,1.45元/t的新鲜水价格,按照1.20元/t计算雨水回用处理费,按照3.12元/t计算工业污水处理费。通过计算得知,通过雨水花园的构建,将开发区新鲜水费能够降低11.9%,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生态效益
雨水花园为生态技术的基本体现和应用,它具有不菲的生态价值,在构建了雨水花园后,它在净化水质、雨水渗透、调节雨洪、综合应用水资源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了雨水花园后,对增加城市水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都带来了巨大帮助。雨水花园的生态教育意义非常明显。以前市民不够了解雨水花园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因为这同他们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然而在建成了雨水花园之后,将多彩丰富的游览体验为游人提供出来,构建起活泼生动的场所。近些年,在大量的普及了雨水花园以后,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市民的生态认识意识,将一个完美的雨水花园景观在城市中营造出来,进而把一个贴近自然的自然环境机遇为市民提供出来,使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认识雨水。例如,雨水花园内的人工湿地景观,凭借自然植物与清澈的水面形象,将传统雨水集聚的泥泞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可以说,市民的人口素质在潜移默化的受到雨水花园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市民的生态意识进行了科普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