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现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音乐播放时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播放,营造音乐的氛围,让音乐的情景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再现,让学生在声景并茂的环境中更加容易的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和内涵。
2.2重视对音乐主体的理解: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抓住重点,突出音乐欣赏课程的目标,让小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欣赏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内涵,要了解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音乐本身才是教学的重点,当然在强调音乐主体的地位时也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情景故事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但是一定不能让音乐知识和音乐背景故事“喧宾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涤荡心灵,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2.3根据音乐选择欣赏方式:
在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儿童音乐、民族音乐、戏曲等音乐的欣赏,针对这些不同的音乐应该采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针对儿童音乐作品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切实的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让他们用听觉想像出相应的视觉效果增加他们的音乐欣赏效果;针对戏曲的欣赏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戏曲中人物的造型增加小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好的去欣赏戏曲但是切忌喧宾夺主;针对民族音乐欣赏时可以播放该民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使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音乐共同的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兴趣。
2.4让学生分享感悟:
音乐欣赏课应用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使他们能够说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都是不同的,使学生们在交流时能够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和碰撞出更多音乐的火花是极有必要的。
3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欣赏音乐。
[1]张月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基础教育,2013(3).
[2]李晓红.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2(24).
[3]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本文以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加强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 音乐 欣赏 教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以聆听、体验、审美为教学手段,融文学、艺术、历史、自然、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美育的艺术教育形式。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欣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
(一)单一欣赏型
“单一欣赏型”, 即教师找来了许多音乐资料,整堂课进行欣赏的课型。 这种单一的课型不符合现代音乐教学原则。大学的音乐欣赏课是非专业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音乐的素质。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比如器乐、歌唱、音乐欣赏教学能力等,还要具备人文、历史综合教学能力。 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喜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构。 而“单一型” 欣赏课型不利于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时间如此,学生不但没有从音乐中学习到它真正的内涵,也会失去兴趣。
(二)语言替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