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也在不断进步着,这包括一些办公软件,娱乐软件,游戏软件等,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摘 要:结合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三本院校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问题,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该文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实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几个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理论及改革措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项目案例,实践教学
1 引言(Introduction)
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和软件本科专业最综合最系统的一门课程,在促进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及方法、理解软件工程实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高校特别是三本院校在软件工程课程讲授时理论脱离实际,片面地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过于抽象,在课程实验中,没有把握好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桥梁和作用,缺乏贯穿纵向知识体系和学科的整体理解和思想,往往只是本课程章节或课程的综合理论验证,采用虚拟的实验案例,甚至将其设计成为章节内容验证练习,而不是围绕着软件工程整本书的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实际开发项目。导致学生学完软件工程课程后还是不能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开发过程及相应方法,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学生难以很快融入现代IT企业的运作[1]。如何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就应当改变目前的局面,全面考虑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课程理论脱离实际,同时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一面,忽视了软件工程必须有实践项目还具有经验性、参与性、发展性的特点,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提供实践指导。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解决三本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教授中理论、实验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2 针对社会需求,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
(Formulate a reasonable teaching plan based on the social needs)
教学计划是各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方案,合理的专业的教学计划能为教学顺利实施提供指导,也是教学过程质量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的纲领和实施蓝图[2],它规定了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限制了教学环节的进程及内容。具体在制定计划时应秉持以下几点:
(1)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在培养软件工程人才过程中要和一二本院校区别开来,我们应当以实际动手为主,培养适合企业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顺应IT业发展趋势,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突出技能培养,走应用型开放式道路。”的办学思路,通过吸收国内外的优质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技术开发应用等多种合作办学,提高办学活力及效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设置以市场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线由浅入深,技术的学习采用项目驱动、案例驱动的方式[3],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构建应用型培养系统工程
学生在学校对知识的储备与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如何契合的更好是学校应该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较大,软件工程专业可以和武汉软件外包单位合作,全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专业课程学习加一年实训。这种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他们进入企业后适应能力更强,上手会更快。在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专业可以构建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软件项目研发到软件项目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软件工程,建立试验―实训―综合设计―职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进、开发真实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项目开发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素质。